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年代,企业不需要管理,只需要高压,强迫式劳动代替了管理技术,管理就是强迫,强迫就是管理。过去企业没有管理概念,可以这么说,经营企业基本靠投机,管理企业基本靠蛮干,赚钱基本靠榨取血汗。谈管理,是大多数企业被劳动力市场逼出来的。近年来,更多的老板开始打量起“管理”这两个字,理论界风起云涌,先有易中天品三国,后有成君忆的《水煮三国》,然后又有儒家文化,中庸之道,甚至连佛家文化都进入了管理理论。中国企业管理理论从舶来的观念,到根植于中国文化,经历了激烈的碰撞,尴尬的模仿,痛苦的嬗变,当然也有些企业甚至想直接复制欧美企业管理模式,或者说基于东方文化的相近性,像台湾一样,几乎照搬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模式的复制遇到最大的麻烦也是“水土不服”,在美国能推行很好,很成功的管理模式,到中国也许就是块破铜烂铁。今天某些中国企业在反思中摸着石头前行,似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管理模式,借鉴于中华古典文化,既有别于欧美自由化目标管理理论体系,又有别于日本的军事化管理理论体系。层出不穷的管理理论就像鸡生蛋一样,几乎每天每时每刻都在诞生。不要说会用这些理论,连记下这些理论的名称都是费劲的事,于是乎,理论永远是理论,实践永远是实践,人的大脑容量很大,就好比电脑的容量已经扩大到1000GB,但是一般人用到的只有10GB。对于理论,大多学过的管理者知道这个理论,却不知道如何用,知道而已,仅此而已,有些意思,看上去很美,诸如此类。
在实际管理活动中,管理理论不是没有作用,而是作用极其微小,管理理论总是高高在上,学时惊讶,过后就平淡,睡一觉就遗忘,不过三分钟脑力激荡。当一个人问起“木桶理论”,马上就有人比小朋友回答得还快:我知道呀,就是木桶的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于是“木桶理论”就用在木桶生产上,没有一个傻瓜木匠会做一个短板木桶吧,所以这就是一条废理论。管理理论为什么停留在理论,为什么停留在嘴角,为什么停留在茶余饭后,为什么不能进入管理实践,解决不了问题的理论还是理论吗?理论到实践究竟有多远?理论与实践的差别在于,实践是一种行为,理论是一种思维。要让思维化为行为,需要自觉地接受,需要有“在场”的实践相对应,需要反复磨合,需要形成习惯。人的感情是丰富多样的,但是人的活动,包括习惯性行为,其实也是相当机械的。所以,在企业设定一种管理制度,不是以最聪明的人为参照,而应以最笨的人为参照,比如设定打卡制度,不要以不会忘记打卡的人为标准来设定处罚力度,而应以大多数人会遗忘为参照。要改变一种类似机械的行为,必须在实践活动中反复实践,但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机会,理论转化为实践,毕竟不同于简单的机器操作。理论常常成为纸上谈兵,这是因为理论是一种思维方式,实践是一种行为方式,二者转化在管理实践活动中缺乏正常的因素,一般情况下不会成功。
在成功学说的比唱的还动听的年代,中国大地被成功折磨疯了,很多人对成功的追求处于疯狂状态,不顾一切,不惜一切地追捧,认为只要努力就会成功,而事实上,那些天天喊成功,唱成功的人都成功了吗?理论上说,成功是努力实现的,但事实上,努力了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成功,努力是必要条件,但只是所有条件中的一个,还有很多社会因素在制约着一个人的发展。反过来思考,社会需要的是多元化,清洁工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每一个人都成功对社会没有意义。一个理论也可视之为一个思想火花,一个想法,俗语说,一万个想法不如一次行动。行动就是实践,成功不是想出来的,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人永远是行动的动物,不是冥想的动物。车是开会的,不是在书上学会的;游泳是下水呛水学会的,不是在岸上看会的;歌是唱会的,不是听课听会的。理论上讲,人人通过努力都可以做老板,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成老板,也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做老板。一个职业经
理人帮老板做经理,他把公司做得非常成功,但是当他自己离开那家公司去创业,从管理角色到经营角色,这个看似小小的转变,他就适应不了,很快他的公司因经营不善关门大吉。人的适应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差,习惯了的工作模式,一旦发生变化,一下子适应不了,更不要说那些高深的理论要在自己的行为实践中转化了。理论到实践永远有距离也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在管理实践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企业一边高喊以厂为家,一边又大炒员工鱿鱼。员工以厂为家会产生最大化的积极性,稳定员工就是稳定品质,就是稳定产量,人人都知道,可是就算是企业在墙上挂着“以厂为家”,这还是一个无法企及的口号。企业管理者常常一边喊着只有带不好兵的将军,没有带不好的兵,一边总是在换兵;一边念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一边还是混日子;一边说着工作不只是为了薪水,一边为薪水提交了辞职书。理论观点说得多动听,道理也是很直白,为什么不自觉地成了说一套做一套?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在企业天天上演,知道这样不好,还是不得不为之,知道那样好,还是不了了之。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说明,理论是美好的,实践是残酷的;理论是丰满的,实践是骨感的。理论与实践的转化问题不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理论普适性忽略了个体特殊性的问题。理论总是在理想化的情况下设定,无论什么理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到新的环境,新的时代都会有不适应的一面。比如说精益化生产,企业把5S视为生产现场管理的“圣经”。5S也不是每一个企业每一个阶段都适合推行,对于小企业,5S并不能推动品质和产量,相反常常阻碍生产力。在小企业,人性的释放所产生的效能远远大于推行5S产生的效能。小企业对人力的吸引,在于人性化,自由化,可以随时离开岗位,请假打声招呼就可以,这种无拘无束的管理,常常让理论无所适从,所有的管理都是空谈,而小企业的运作模式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运作良好。理论有时间的局限性,也有适应的局限性。要让理论无限地接近实践,才能指导实践,这样的理论要变成“傻瓜式”,像傻瓜相机一样,一按快门,就会成相,也许只有这样,理论才会真正与实践零距离。
理论看上去很美,如果不是从实践中来,一切移植都是“赵括式”的空谈。没有经过实践考验的理论放在实践中是条死鱼,而且理论越多,学问越深,越是一条死胡同。企业做大了,理论家太多了,做工作故作高深,企业文山会海,常常把自己深度套牢。理论到实践永远有一条鸿沟,做企业别指望空降一套高深理论改变它的命运,高明的企业家要在实践的土壤中培育自己的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才是战无不胜的。
本文摘自《二十年目睹管理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管理怪现状》围绕管理的基本原则“管人理事”,对管理界权威理论和普遍认识进行了批判性反思,阐述了一系列新颖的观点。内容涉及管理学理论、管理常识、管理观点、管理实务等,力求揭示管理真相。
《二十年目睹管理怪现状》以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视角,很好地破解了管理者从上往向下看的盲区与死角,又解决了员工从下往上看的偏见与困顿,真正为企业打开了一扇亮窗!让员工与管理者能够形成逼真的对视!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开放式思维模式和开放式人才观,打破狭隘的管理主义,让管理者们清醒地看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症结所在。本书向管理层说“真话”,向员工们说“真话”,是一本敢于讲真话的管理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