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质疑统计局发表的人均收入数据的真实性,似乎统计局在做某些有倾向性的数据统计。其实,这并非统计局有什么数据造假。我不敢说,统计体系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改进,但我以为,不太可能对统计数据进行人为调整。
那么,为什么统计局的数据与人们的感觉相差极大?这是统计平均化造成的幻觉。由于中国居民的人口基数太大,行业细分巨多,职业分化繁杂,收入渠道多样化以及收入差距复杂,这使得统计局抽样调查得来的看似很大的样本,相对变成了较小的样本。这些“小样本”经过加权平均后,数据的代表性就打了很大折扣,所以统计出来的数据必然和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的有差距。
社会贫富差距越大,收入水平相差越大,平均后的数字就离真实水平越远。也许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一个方法是,把人口中约1%的极富裕人口
这里富裕人口的定义是:高净值人口+处级以上的政府官员,包括退休的官员。中国高净值人群可以根据职业和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分为六大类;他们在投资态度、需求和行为上有显著差别。 这六类分别是:资产规模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企业主、资产规模在5000万元人民币到1亿元之间的企业主、资产规模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主、职业经理人、企业高管、专业人士、专业投资人,以及其他(主要包括全职太太、退休人士、演艺明星、体育明星等)。根据胡润研究所的估计,2012年中国大约有270万高净值人口。剔除在“收入平均”之外,在这个基础上计算出来的人均收入的代表性会更真实。
以人均财富衡量,中国更属中低收入级别
一个人的富裕程度,除了取决于收入外,还取决于财富存量的大小。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财富存量就是银行存款、不动产和有价证券。从很大程度上说,财富比收入更能决定一个家庭的穷富。在北上广,就名义货币收入水平来说,大部分的职业白领阶层已经达到富裕国家的水平,但是从财富的意义上,他们依然只是穷困的小平民。
本文摘自《少数派的财富报告》
本书先是从社会经济生活多方面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和反思了中国经济改革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金融垄断和资本垄断;再从中国货币发行机制、金融深化、融资制度和资本市场等多方面,分析了金融资本垄断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制约和由此引起的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作者以通俗写法和实例分析,将深奥的经济金融理论和社会金融现象剖析还原得简单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