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楔子

2015-04-01 19:08:37

  1997年10月7日,入秋的台北市,艳阳高照。我当时是玉山票券金融公司的交易主管。一段时日以来,公司一直充斥着紧张的气氛。交易员们手握电话,时而高声讨论利率行情,时而低声下气地请求对方借钱。到了傍晚时分,15名交易员还在不断地拨打电话,生怕错失了任何可能借到钱的机会。我只有一个要求:“只要能借到隔夜拆款,任何利率都要接受。”

  倘若在平常的工作日,一大早交易员就会依照昨天交易完成时的数字,计算当日所需的资金缺口。我们票券公司一般每天的资金缺口都在50亿~100亿新台币,通常在中午前都可以轧平头寸缺口。前台完成交易之后,后台交割及清算部门紧接着就会将所有的票据(短期票券、台银支票等)、汇款单、收款凭证,在台湾银行营业部账户进行集中清算。在大约下午4点左右,将最终余额转入票券公司在“中央银行”的账户,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要在“中央银行”进行相互清算。下午6点前,进行最后一次的清算,这样整个交易清算作业就算完成了。

  不过这一天情况不同,时间已经是傍晚6点,却还有15亿新台币头寸缺口尚待轧平。交易部门里所有人都已筋疲力尽,面面相觑,沉默以对,只能静待“中央银行”最后的解决方案。

  市场上有很多的传闻,说某家外商银行可能因为投机操作外汇或帮助外资炒作外汇而受到“央行”的惩罚。还有的说,这是外资秃鹰的阴谋,大买美元同时放空新台币。

  天色已暗,气氛更加沉闷诡异。直到晚上7点30分,电话终于响了,台湾银行交易部门来电询问资金需求,他们正在给所有的金融机构打电话,统计资金缺口,然后紧急汇报给“中央银行”。不久“中央银行”开始释出资金。

  交易部门这才又开始忙碌起来,交易员们一边听着台湾银行释出拆借款的金额,一边敲打着键盘,输入后续交易条件。当天晚上就像是一般工作日的早晨,打电话、接电话,打印机啪啦啪啦地打印着成交单据和会计传票,交易部门里嘈杂得就像是在爆爆米花。

  交割员紧张地将各种票据与报表做最后核对,之后要亲自带着票据到台湾银行和“中央银行”,进行最后的交割清算作业。直到深夜,所有交割清算作业才完成,紧张而又漫长的一天总算结束了。

  “中央银行”为了缓解新台币短期资金短缺所带来的冲击,充分满足工商企业正常的资金需求,先后于同年9月25日及10月17日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总计相当于向货币市场释出1 300亿新台币。市场短期利率飙升现象得以渐渐平息,在此之后又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途径释出短期资金,短期利率这才逐渐稳定下来。

  金融风暴席卷亚洲国家

  第二天,我走进办公室,看见报纸的头版上一个斗大的标题——《台湾隔夜拆款利率创新高,达11%》。1997年10月23日,香港银行同业隔夜拆款利率更是飙升至300%,港股随即出现暴跌走势。这一切源于,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放弃固守泰铢与美元的联系汇率政策,转而采用浮动汇率政策,泰铢剧贬,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引发了亚洲金融风暴。

  亚洲许多国家货币出现巨幅贬值,同时股价滑落,国民财富急遽缩水。1997年6月底至1998年底的一年半期间,印度尼西亚盾贬值69.4%,马来西亚令吉贬值79.3%,菲律宾比索贬值62.5%,泰铢贬值61.7%,韩元贬值50.8%,新加坡元贬值43.7%,新台币贬值42.6%,日元贬值幅度最小,但也达到33.8%。东南亚金融风暴迅速蔓延,导致外资对东南亚市场信心动摇,外资纷纷撤离亚洲市场,再加上区域性共同基金的赎回压力,即便是金融体质较为健全的新加坡、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亦受到严重的冲击。

  1997年10月,国际金融投机客进入台湾金融市场,他们故技重施,以卖出新台币买进美元的策略进行货币攻击。“中央银行”以台湾将近9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与之对抗,此举意图相当明显,就是要稳定汇率,以抵挡新台币大幅贬值带来的冲击。“中央银行”抛出大量美元,满足货币市场的需求。然而,回收新台币再同时释出美元,会导致新台币短期资金短缺,短期利率因而会持续飙涨,造成台湾银行业之间隔夜拆款利率的大幅波动。不久,捍卫新台币的措施、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以及“中央银行“强力固守汇率的努力,致使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不断攀升,金融市场失序。“中央银行”最后也不得不宣告弃守。台湾在这波“台币护盘”行动中,白白损失了80亿新台币。

  其间,亚洲其他国家同样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使得马来西亚时任总理马哈蒂尔再度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焦点人物。同委内瑞拉前任总统查韦斯一样,马哈蒂尔在大力抨击西方霸权势力,尤其是美国的货币强权方面从不手软。1997年7月,眼看外资投机客持续看空马来西亚令吉,马哈蒂尔忍无可忍,不断在国内外各种场合大力抨击西方势力放任投机客的行为,让他们一手挑起这场亚洲金融风暴。西方霸权势力,以美国为首,企图教训亚洲国家,迫使亚洲国家迎合西方的人权与民主要求。国际间的观察普遍认为,从马哈蒂尔多年来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并不是故意抨击美国量子基金等外资金融机构,以转移焦点,为马来西亚经济增长减缓找借口,借以降低人民对政府的不满。马哈蒂尔的这番“阴谋论”完全是基于他个人独特的民族主义论调,以及坚决的反美帝思想。

索罗斯的秃鹰传奇

  国际金融市场上,索罗斯的量子基金让人闻风丧胆。传奇的金融奇才、具有犹太人血统的乔治•索罗斯,于1930年出生在一个匈牙利籍犹太人中上层家庭,家境称得上富裕。索罗斯的父亲提瓦达是名律师,在父亲的培养下,索罗斯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毕业,毕业之后他自认可以成为一名哲学家。但现实的生活问题必须要考虑,不能靠哲学养家糊口,几经思考,他转向金融界,学习金融操作实务。在英国几家证券公司工作几年之后,1956年他来到了纽约,走进美国华尔街,这成为他一生中最为关键的契机,从此他在国际金融操作领域如鱼得水,开始了辉煌的投资生涯。盛名在外的量子基金,是乔治•索罗斯旗下经营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亦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几个对冲基金之一。

  量子基金由索罗斯和吉姆•罗杰斯于1970年共同创立。自成立以来,量子基金多次以其灵活的金融工具成功地袭击了许多国家的货币,获取了暴利,由此得名“金融秃鹰”。量子基金令人闻风丧胆,同时也使索罗斯成为世界上最成功、最著名的投资专家之一。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1992年欧洲货币之役。

  1989年11月,柏林墙毫无预警地倒塌了。天资聪颖的索罗斯预言,欧洲经济必然将发生重大变化。他首先紧盯英镑的变化。1992年德意志联邦银行行长史莱辛格在一次演讲中说道:“如果投资人认为欧洲汇率固定的话,那就错了。”索罗斯认为史莱辛格是在影射已经虚弱不振的意大利里拉。他认为有利可图,立刻放空意大利里拉,一鼓作气大赚三亿美元。首役大获全胜,更令索罗斯充满信心。他乘胜追击,随即放空英镑,购入德国马克,又一次空前的胜利让他大赚10亿美元。

  1992年9月16日,索罗斯大举抛售英镑,英国政府随即将基准放款利率提高2%,紧接着,又继续调高5%,防止英镑进一步贬值。不过英国政府最终护盘失利,索罗斯名利双收,被誉为“击垮英格兰银行的人”。

  欧洲货币之役令英国与意大利元气大伤,不得不宣布退出被视为欧洲整合象征的“欧洲汇率体系”。市场传言,索罗斯投机英镑时,拿走了英国纳税人的钱,让英国政府颜面尽失。但他却丝毫不受这种道德问题的困扰,辩解道:“即使世界上没有我这个人,英镑危机还是会照样发生。”

  索罗斯之所以能够洞察先机,与他在20世纪60年代于华尔街学习金融操作的经验有关。他最擅长操作汇率,并且特别青睐三角套汇。当时全球金融市场尚未全然接受这个颇为冷门的科目,索罗斯却对它情有独钟,研究得相当透彻,这也成为之后他在国际金融市场操作中大显身手的独门利器。

  索罗斯在欧洲货币市场成功狙击里拉、英镑之后,开始将目光焦点转移到东南亚地区。1997年5月14日,以索罗斯为首的美国金融投机客齐聚泰国曼谷,国际游资逐渐汇集,并且开始一路打压泰铢。到了8月底,泰铢的贬值幅度已经高达50%,投机客因此获利颇丰。紧接着他们又转战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其他国家,金融风暴之后又扩散到东北亚,最后更是扩及全球。

  亚洲金融风暴引起了亚洲各国政府的强烈反应。马来西亚时任总理马哈蒂尔在1997年东南亚国协年会上,当着美国时任国务卿奥尔布莱特的面,毫不掩饰地指责美国政府刻意纵容索罗斯之流。马哈蒂尔指责这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以新金融商品为攻击武器,打击亚洲新兴国家,换句话说,这就是西方国家的强取豪夺,通过摧毁他国经济,获取暴利。不过索罗斯自始至终坚决否认马哈蒂尔的指责。

  各国政经领袖在2007年6月于新加坡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东亚会议中谈及1997年那场扩及全球的亚洲金融风暴,并警告说,亚洲国家需慎防全球金融体系及贸易失衡所带来的风险。亚洲地区多年来高速的经济增长、旺盛的出口、高储蓄率与不成比例的低消费,将逐渐导致全球贸易失衡,使出口旺盛国家无法维持高速发展,可能会再度面临危机。贸易失衡可能会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线。

  出口贸易是中国台湾的命脉,赚取外汇、累积外汇储备是全台湾人民努力的目标。每个月台湾“中央银行”都会骄傲地公布台湾的国际贸易顺差额、累积外汇储备在世界上的排名以及仅次于哪些国家或地区。2011年7月,台湾的外汇储备为4 007亿美元,第一次突破4 000亿美元的关卡,仅次于中国内地、日本、俄罗斯及沙特阿拉伯,名列世界第5(当然远低于排名第一的中国内地近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难道我们出口赚取外汇是错误的选择?人民储蓄过多会导致全球贸易失衡,造成金融危机?这些说法似乎违背了大多数人的认知,就算是不了解财经知识的人,大概也无法认同这样的说法。

  出口导向型经济体

  “贸易失衡“这一名词,要借助于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因果关系来说明。20世纪90年代,生产力旺盛且竞争力强大的国家,如德国与日本,都在积极地找寻新的市场,消化其生产过剩的商品,新兴国家或地区,如东南亚各国,以及韩国和中国台湾等,都是最重要的市场。虽然亚洲新兴国家也是主要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例如韩国为发展经济,将重点放在出口及国内投资上,也进口了大量的原材料、机械及厂房设备等,然而采购德国、日本的生产设备,扩大国家财政赤字,必须以外债来填补其赤字,然后以出口获利支付外债利息及本金。

  亚洲新兴国家或地区中,韩国的外债一向高于中国台湾,1996年底韩国外债高达1 635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同时期,西方国家金融机构,如共同基金、退休基金等大型投资机构,转向新兴市场,大量购买新兴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债券及企业公司债券。这渐渐扩大了亚洲新兴国家的金融泡沫。

  20世纪90年代,新兴国家尚不知道如何应对由外债带来的大量外资游资,造成政府财政预算及企业资本投资过度浪费的现象。大量的外资进入新兴国家,首先蓬勃发展的肯定就是房地产业,接着股市飘红,带动该国消费的起飞。

  为了保障投入亚洲的资金的安全性与流动性,外资游资通常会做三件事情。第一,为降低流动性风险,外资在新兴国家通常都以短期投资为主,如股票及债券市场投资。一旦形势不对,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抽回资金,加速逃离亚洲金融市场。第二,外资总会以外币计价债券为投资目标,或承做外币计价的企业贷款,主要还是以美元计价的目标有价证券。第三,外资提供外币资金借款,主要是以当地的金融机构为主要交易对象。因此,当地金融机构若发生流动性问题,无法偿还外债,政府肯定会出手救助,保证资金的流动性,避免本国金融业系统性风险,这就是所谓的“裙带资本主义”。

  裙带资本主义

  东南亚新兴国家中,如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政府与银行的关系密切,银行又与大型企业的关系密切,如同连体婴儿。因为政府与银行的亲密关系,外资投资人将美元贷放给金融机构时,会得到类似政府的保证借款。这种政府、金融机构及企业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裙带资本主义”,说得文雅一点,叫“关系资本主义”。

  讽刺的是,2008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美联储及财政部虽然放任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但为了避免连锁反应,带来全球金融系统性风险,运用了大量的纳税人的钱援助美国国际集团、房地美(美国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房利美(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等机构,这也算是一种美国式的关系资本主义吧。

  1997年2月11日,由于房地产市场发展停滞,以及累积了太多未偿还的房地产债务,泰国金融机构首先出现了严重的现金周转问题。投机客见状,纷纷抽回资金。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不得不宣布放弃此前已经实施了14年的泰铢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政策,改为浮动汇率政策。至此,亚洲金融风暴正式爆发。

  多年过后,亚洲国家始终无法忘怀亚洲金融风暴之痛,各国都在学习如何减少外债并累积外汇储备。例如韩国在金融风暴之后,连续三年减少外债,至2011年6月,韩国的外汇储备达到3 050亿美元,名列全球第8。若说这是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恐惧症”,应该也不为过。

  

本文摘自《人民币崛起与投资新机会》


   美、欧接连引爆全球金融风暴,美元、欧元相继走弱。种种迹象显示,中国政府正聚集所有能量,稳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货币的野心”不断博弈,新一轮国际货币战争号角响起,一触即发。 人民币的崛起会给中国乃至全球投资者带来怎样的投资新机会?外币汇率及国内利率格局会有怎样的变动?黄金、房产、股市、就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与我们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动态趋势,都将从国际货币格局的起承转合中看出端倪。 《货币的野心》从金融实务面出发,以时事热点引入主题,将枯燥的经济数据以鲜活的故事叙述出来,为读者展示了国际货币博弈的精彩内容,解析了从东盟开始人民币一步步走出国门的发展路径、汇率改革历程以及中美货币的明争暗斗。《货币的野心》还预测和分析了当前投资领域出现的新的机遇与挑战,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投资者指明了应着重关注哪些方面,从而顺应人民币国际化大趋势以获益。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