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失心的难题 想得却得不到的欲望 欲望的表现形式是我们对于“无法获得”的东西的追求,具体表现在,你越是想得到某种东西时,你就越得不到,同时你心里的渴望也就越强烈。 学员威廉姆斯说:“我为什么总是击败不了那个邪恶的家伙?每月的销售榜第一名总是他,我只能屈居第二,有时只差几百美元的业绩,但我就是赶不上他。我不服,现在我每分每秒都在跟他较劲,我一定要得到这个第一名!” 但奇怪的是,人们一旦让这种欲望得到满足,渴望便也不复存在,对于“得不到”的惧怕心理也就消失了。当威廉姆斯终于有一天拿到了这个奖项后,他忽然发现自己失去了动力。 他说:“在我渴望得到时,我充满了焦虑。但当我梦想成功时,却没有轻松的感觉。我有些不知所措,甚至完全没有一点喜悦之情。” 害怕失去的恐惧感 在不焦虑课程上,一位女孩说: “我有一个很爱我的男友,他对我很好,但是他对我越好,我就越害怕失去,特别是看了很多第三者的小说后,我总是觉得特别没有安全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背叛呢,我也会老去,到时我是不是就成了家里的那个黄脸婆,就算我可以用化妆品挽留青春,我又怎么可以去和现在相比呢?我好害怕有一天一个女生突然出现,从我身边得意地把他带走。” 越是喜欢一个人,就越害怕失去他(她),这是许多恋爱中人的心理。恐惧是因为他(她)喜欢的人身上有某种他(她)自己十分需要的特性,可以与他(她)形成互补。害怕失去,正是因为自身想占有的某种欲望造成的。 管理学专家德鲁克说,如果一个管理者觉得某个员工对公司来说必不可少,那这个公司一定有问题。这种观点放到个体身上仍然适用,因为自身无法独立而产生某人不能失去的感觉,恰似说明了这个人存在的“严重问题”。 人总有这么一个时期,看见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其实还是山,人们从来都不满足现在立足的这座山,而是盯着后一座山。在不断地翻越过程中,害怕失去和渴望获得更多的心理就产生了。 恐惧VS欲望 现代心理学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恐惧产生的本源:害怕是因为你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这是我们都体验过的,我们害怕是因为即将失去某种自己拥有而且不愿意失去的东西,比如失恋、失业或者丢掉性命,这些都在其列。 详细地说,人的内心恐惧的产生源自于两个条件:第一是拥有希望和需要(基本欲望),第二是这种希望和需要将无法得到满足(受到了不可掌控的威胁)。 所以,我们只有在对这些“希望”和“绝望”的构成做到充足的了解之后,才能逐渐地掌握这些来自于心灵的力量,才能给欲望画一幅像,然后找到控制它的办法。 我前年回国时,在深圳遇到了一位商人陈先生。提到商人,我们都会有个第一印象:这个人一定爱钱,一定充满欲望。但是陈先生在言谈之中充满了淡然和豁朗,一点儿都没有商人的那股精明和刁钻。他是一个不太计较得失的人,甚至还让人觉得他是一个爱犯迷糊的人。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当时创造了行业销售的一个奇迹。 陈先生认为,自己拥有的才是最值得珍惜的。那些自己失去的、错过的人和机会,别人有可能得到。同样,别人失去的他也有那个福气去获得。因此,在面对客户时,陈先生的“武器”不是算计对方,而是送上招牌式的憨厚的笑容,以及倾听的耐心。他先考虑对方的需求,从不由着自己的愿望而去刁难客户。尽量与对方平等沟通,从而把他公司的业绩做得非常好。可以说,由于这种心态,他朋友遍天下,发展成就远远超过了自己的竞争对手。 我问他:“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你做生意的原则是先交朋友,再做买卖?” 陈先生回答:“不仅如此,好人缘当然是最好的商机,带着交朋友的心去与他人相处,当然就不用计较朋友从你这里得到太多,而且给予朋友的东西也并不是一种浪费,因为有舍才有得。这是做生意的要领,但同时我觉得,这更是自我心态的修炼,可以让自己怀着更感恩、更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是有利的。正因为这样,我已经有七八年没焦虑过了,现在我一点儿也不担心事情做不好。” 他的观点值得我们参考。你不用担心失去什么,也不用担心得不到什么。因为人的付出和收获都是成正比的,只要你付出了,早晚会得到你想要的。尽快让自己明白并接受这个“生存规则”和“欲望逻辑”,告诉自己:只要我做得足够好了,我的东西就不会失去。我从此不再患得患失,而是尝试将全部精力用于“把握当下”上面,投注到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中,不再对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产生幻想或者不必要的忧虑。 ◎ 占有的冲动 为了不停地占有衣服、玩具、美食和财富,人类努力进化着,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就像一匹马甩掉了缰绳,上面坐着一位叫作“欲望”的骑士,不停地奔跑,不会再停下来,直到进入死胡同,或者掉进万丈悬崖。占有的冲动和“很难获得”的结果,每天都在给我们的内心制造焦虑。 与“引诱”的战争 某一件事物之所以吸引你,让你产生了强烈的占有欲望,或者说使焦虑与你形影相随,它一定是有着某种引诱的特点。这就像宗教,佛教的“引诱”是来世,基督教的“引诱”是天国,伊斯兰教的“引诱”是“真主”。人们去信教,就是为了满足这种占有的冲动,相信了就可以占有,至少他们的潜意识中是如此认为的。 事业的引诱是“收入”,同时也是“梦想”;女人的引诱是“性爱”,是“爱情”。诸如此类,总有一种欲望是符合你的期待,然后勾起了你的冲动,成为它的奴仆。当然,更多的人有着强烈的永不会消褪的“对钱的占有冲动”,这也导致了浮躁的社会主体,冲动的个体和各种各样的焦虑事件。 战胜焦虑的过程,就是我们与“引诱”的战争。在引诱面前,人们的天性自然流露:计较、自私、狭隘、急躁、权术、暴脾气、算计……人性在其中坦露出来,考验我们的意志,也升华我们对于人生的态度。 习惯性占有欲 有一名男子,他偷车成癖,五年进了五次警察局。因为他看到没上锁的自行车,就有一股要占有它的冲动。这种冲动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根本无法控制,所以,虽然他拥有本科学历,是一名读过大学的高才生,但他仍然伸出手,让自己成为了一名小偷。 他说:“每当看到没上锁的自行车,我就有一种冲动,想占有它。每次得手以后,我骑不了多久就把它丢弃,并且去寻找新的目标。虽然我知道这样做不好,但我又无法克制自己。” 从心理学上讲,这是很典型的习惯性占有欲的体现。占有欲是本能的冲动,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顽固恶习。如果你表现得不太过分,那么对于生活来讲没什么危害,但假如像这名年轻人一样,被欲望控制,成为替欲望服务的机器,肯定就是不行的了。 如果你想在欲望焦虑面前收住脚步,避免向它越走越近,直到被它控制,你就需要制约自己的占有欲。否则,你就是自己在用小刀切割周围那些离自己最近的人,在伤害了别人的同时,也伤害了你自己。 ◎ 没有尽头的欲望 欲望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让欲望控制了你自己。一个正常人被欲望控制住,而他又不能通过一定的方法摆脱出来,理性地对待欲望,那么这就是他的无能。短期内成为欲望的奴隶是可以接受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段迷失的过程。有的人曾崇信拜金主义,有的人则疯狂追逐权力。但是,只要经历了一段时间,认识到了它的危险,然后停止脚步就可以了。如果始终无法跳出欲望的“囚笼”,他的人生面临的就是无边无际的“放纵”带来的苦果。 在几次交流中,90后女孩梅梅向我讲到了她的购衣癖,以及她的朋友在物质方面的“精彩”表现。她说:“对于物质的占有欲望,一旦沾染上,就像打开了洪水的闸口,一泻千里,没有止境,且欲望指数节节攀升。” 梅梅生活在一个拜金主义的圈子,许多人都在向她表演如何驾驭物质(其实他们是在被物质驾驭)。有人告诉她:“什么都是假的,只有衣服和鞋子才真正属于你,谁也夺不走。”梅梅平均三天就去购一次物,金额每次都在2000元以上,这导致她每月的花销非常高,经常需要父母进行“财政补贴”。为此她失恋,变得孤僻,但仍然不想改掉这个坏的生活习气。 她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抛弃她了,只有这个习惯会与她相伴,直到她死。她的朋友中有一位叫作珍妮的女孩,在家为自己做了一个超大的鞋柜——占据了整整一面墙。里面摆满了上百双名贵的鞋子,各种品牌都有,但她很少穿上它们出行,只不过看到它们时,觉得想占有它,立刻就买回来了。 我问梅梅:“想过结束这种生活吗?” 梅梅说:“我很苦恼,当然想,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头,我不知道用怎样的生活来代替它。” 我建议梅梅尽快转移注意力——必须改变自己的关注点。在生活中寻找到另一种有意义的更精彩的生活,来吸引她潜意识的注意,将全部的能力投注到上面去。比如,她可以找一份吸引她的工作(目前的工作太无趣了),还可以全神贯注谈一场新的恋爱(前提是不要为了物质的需求向男人抛出媚眼)。 这些都是改善的方法,也是帮助购物癖者踩下刹车的有效工具之一。前提是他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样做的必要性,而不是“只想短暂尝试”然后“继续为所欲为”。 另一种有代表性的案例是,人们对于性的无度索求产生的情绪困惑和情感迷途。在加州我的课程办公室,许多人向我主诉,他们在性欲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由此导致了欲望的膨胀和无尽的空虚感。 比如,人们对于性的遐想至少每分钟一次,男人和女人都具备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将“60秒一次”视作某种欲望的敲门声。特别是在下午4时左右,人们对性的应激状态会达到一个顶点。这时是男性比较躁动的时段,他们往往不能再安坐于电脑前专心工作,而更愿意与女同事搭讪或认真盘算在晚间的约会。 同时我们在调查数据中也发现,这个时间段也是色情网站的浏览量激增的时候,而浏览者当中75%以上为男性。在参加课程的学员中,32岁的卡特这方面的苦恼可谓“冠绝一方”。他说:“我每当看到漂亮女同事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性幻想,有时还会无法控制地主动搭讪。我经常遭到拒绝,有时也会得到回应。我被上司警告过数次,被同事投诉到了人事部,就连老板也清楚我的所作所为。”卡特在过去的一年中,换了三家公司,然而不断被解雇的惩罚没办法帮助他清除自己的“恶习”。 假如无法控制这种欲望,全世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人的欲望如果永无止境,不去尝试“满足”和控制,那就像卡特一样,变得痛苦不已——既失去工作,也失去了人们的信任。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欲望,这是正常现象,你不必因为看了上面的案例而感到害怕。这种欲望依据这个人的年龄、知识层次、所处的地位以及环境不同而不同,就一个人而言,在不同的时期会有着不同的欲望,当一种欲望满足以后,新的欲望又会产生。区别在于,人们控制的方法不同,意志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人的欲望是否脱缰。 对大多数人来说,欲望的产生都有一个依据,那就是根据我们自身的条件。比如,当你的工资只有500元时,你的欲望不可能一下子就是拥有5000元或10000元,也不太可能幻想去买一辆豪车,住上超大的别墅。只有当你的工资上升到4000元时,你的5000元的欲望、豪车、别墅或者更高的欲望才能产生。 这就是说,在欲望的旅途中,它是逐步产生的,是不断上升的。在没有自己的房子时,你的欲望只是一间房子而已,但当你一旦有了房子——假如只有60平米,你就希望自己有一间大一点的好的房子,使自己住得更宽敞一些,比如住上120平米的商品房;下一步是什么呢?是200平的复式和300平的小别墅。有了房子,你也会产生汽车的欲望,直到你梦想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坐上私人飞机等等。 这些虽然没有尽头,但却是合情合理的。如果你不过分索求或者急迫地要早些实现,就不会产生过大的压力。但现实中,人们很难做到理性思考,就像梅梅、卡特,以及在不焦虑课堂的其他学员,欲望超乎其自身的条件,无限度地膨胀。一旦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就会犯下错误:或超过自己的经济能力,或违反公司的规定,侵犯他人的权利,采用让人鄙视或违法的手段去满足欲望。 我们不难在生活中看到这些人的存在,他们采用盗窃、抢劫、诈骗等各种手段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有的甚至不惜用剥夺他人生命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必须正确地看待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和自身条件,不要过分地追求得不到的东西。把一切都看得淡一些,让自己的生活顺其自然地发展。只要你的心静了,一切都会水到渠成,而不是在欲望的海洋中沉溺下去。 ◎ 你需要“禁欲程序” 永远不要让你的欲望控制你自己,要成为欲望的主人而不是站在它的操控室外。但只空喊口号是没用的,即便你的意志力十分强大,也需要一套理性有效的方法来展开“禁欲”工作。 著名科学家詹姆斯•奥尔兹(James Olds)和彼得•米尔纳(Peter Milner)在1953年做了一次著名的小白鼠实验,他们把它称为“令人困惑的小白鼠”。作为蒙特利尔大学的年轻科学家,他们尝试研究可能令生命感到恐惧的区域。 奥尔兹和米尔纳把一个电极植入小白鼠的脑袋里,轻微电击大脑的某个区域。其他科学家已经验证这个区域能让老鼠产生恐惧,它们会尽量避免任何导致电击这个区域的事情,但是奥尔兹和米尔纳的小白鼠却恰恰相反,它不停地回到刚才被电击的那个地方,那个它曾经受电击的地方。 看起来,它还想受电击,难道这只小白鼠其实是一只受虐狂?不,真正的原因是奥尔兹在试验中插错了区域,却阴差阳错地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大脑区域。但在当时,他们误认为自己找到了大脑的“快感”中心。 奥尔兹和米尔纳开始试图证明,刺激这块区域会带来多大的快感。他们首先让小白鼠禁食24小时,然后把它放在一根短管的中间,管道的两头都有食物。通常情况下,小白鼠会跑到管道一头开始吃东西。但是,如果小白鼠在这之前受到了电击,它便会待在原地,一动也不动。和一份有保证的食物相比,它更愿意等待还有可能出现的一次电击。 奥尔兹假设:如果自我折磨能够刺激这片大脑区域,小白鼠能够忍受这种折磨到什么程度?于是他把能够电击小白鼠的控制权交给了这只小动物,让它自己决定。他设计了一个控制杆,只要按下控制杆,就会给予这个区域电击,小白鼠学会这个技能之后,就会开始自我刺激。 随后,奥尔兹把控制杆放在一张电网的两端,每次小白鼠只能得到来自一根控制杆的一次电击(它不能连续按下控制杆获得电击,而是必须到电网的另外一头按下另外一根控制杆),小白鼠在电网上跑来跑去,直到它烧焦的爪子不能再继续奔跑了。 于是,奥尔兹更加确信,只有一种感觉能够产生这样的行为,那就是“极乐”的感觉。 这只小白鼠果真是因为感觉太好而不愿意停下来?确信是这样吗?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呢?直到后来,科学家终于发现,当年奥尔兹和米尔纳发现的区域并不是“快感中心”,而是一种动物体内的“奖励”系统。他们刺激的区域是大脑最原始动力系统的一部分,这个系统逐步进化,驱使动物采取行动和消耗体能。 也就是说,小白鼠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是因为每当这个区域受到刺激时,大脑就会告诉它:“再来一次!这次准会让你感觉更好!”本质上,每次刺激都让小白鼠寻求更多的刺激,但是结果却不会带来什么满足感——彻底的“满足感”永远都得不到,永远都在“下一次”,所以它就不停地跑下去。 人体奖励系统 不仅仅是小白鼠这样的动物,人类体内照样有一个奖励系统存在。我们对于欲望的不停追逐——虽然成功率极低但仍然追下去的行为,表明我们不过是更高级的小白鼠。那么,它是怎么迫使人采取类似于强迫一般的行动呢? 当大脑发现获得奖励的机会时,它就会释放多巴胺神经递质。多巴胺会告诉大脑的其他部分它们需要注意什么,怎样才能让我们得到期待的奖励。欲望的追逐游戏开始了,“满足”成为一件高高挂在天空的礼品,我们在下面不停地跳跃,但是即便抓住了一些东西(目标),也体验不到彻底的满足。因为大量的多巴胺主导的进程并不能产生快乐的感觉,这种感觉更像是为了继续尝试下去而颁发的一种激励。 因此,当你产生过多的欲望时,我建议你可以多想一想奥尔兹和米尔纳那个宁愿拒绝食物也不想错过被电击的小白鼠,想一想它有多“可怜”,再把它的行为映射到自己的身上。这时你就发现,欲望的产生只是我们的大脑开始分泌多巴胺了,这种欲望即便得到了满足,我们也并不一定能获得快乐。 控制脱缰的欲望 怎样将脱缰的欲望像马儿一样拴起来呢?比如卡特先生,他应该如何控制自己,并且把性欲引发的一系列麻烦压缩到最低的程度?很清楚的一点是,一个人在每天中最富激情的黄金时刻是下午四点左右——我们当然很清楚,但现实中,这个性爱的黄金时段却被工作牢牢占据,多数人都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迎合自己的性爱生物钟,于是欲望被压抑了,一旦通过别的渠道爆发出来,后果往往就很麻烦。 最理想的解决之道是顺从自己的生物规律,编制一个更合理的时间表,在该释放的时候释放出来,而在该工作的时候,则全神贯注地投入。方法就是标出自己工作能力的顶峰和低谷,同时也标出性爱潮汐上升与下降的曲线。我让卡特记住这个时间表,然后聪明地安排自己的时间,选择针对性的训练,一步步提升自己对工作的投入度,转移注意力。这样,他就能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这样的想法并非天方夜谭,德国一家公司在我的建议下,3年前就开始这种尝试。他们将下班时间定在了四点,中午的休息时间则减少了一个小时,因为12点到13点这一个小时,是人们对性渴望最低的时候,很利于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中。 起初,公司的管理人员担心职员的工作效率会下降,但结果却恰恰相反:男女员工的工作效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大幅度提高。 ■ 下午三点后,以前普遍出现的疲劳现象明显减少,上司的监督压力和投诉事件几乎消失。 ■ 员工在为他们即将到来的下班后的约会感到兴奋与期盼,由此完全投入了工作。 ■ 这个安排最大程度地制造了生活和工作的“双赢”局面。 对纵欲者来说,需要的提示是什么呢?我对卡特提了一个具备实用性的建议,让他重新恢复到一种无欲状态不太可能,但他却能够采取一些办法,让生活进入另一种轨道。比如,去关注美食、创业,或者身体锻炼。
本文摘自《你为什么总焦虑?》
作者通过7年的深度调查,从15万份真实的案例中列举了一系列焦虑的基本类型以及表现症状,并从多角度分析了引发焦虑的原因。他用有趣的案例,简洁精准的语言,向你揭示了引发我们愈加焦虑的核心因素,总结了一系列方法,力求使我们减轻焦虑,乃至避免焦虑。剖析的这些原因以及调节方式正是如今人们所急需的。
焦虑是由紧张、焦虑、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它可能在人遭受挫折时出现,也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而发生,即在缺乏客观根据的情况下出现某些情绪紊乱。
其实,每个人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焦虑症状,它可能是关于你的家庭、你的事业、你的生活等等,正常的焦虑情绪能够帮助我们面对突发的事情,但是长期的焦虑情绪却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那么建议你用这本书来调整你的焦虑情绪!也希望这一本书可以让你从此告别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