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计,莫言想到北京去买房,不一定和魔幻有关,却一定和现实脱不了干系。不论他本人如何爱故乡,不论他的文学创作如何和故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不魔幻的现实就是:北京的公共物品远比高密的多且好。这才是莫言想在北京买房的简单理由。现在中国的公共资源,医疗、教育、交通基础设施,哪的农村或者小城镇比得上北上广?所以,不要说初出茅庐的小年轻希望在大都市闯江湖,就连一辈子和北京没啥关系的莫言,有了钱也想在北京买房,全不怕离了故土,丢了文学的魂。
如果大家有机会去欧美发达国家看一看,就知道那里的大学大多在小城里,所以有所谓的“大学小城”的说法。比如我留学的城市波恩,就是一个人口不足30万的小地方,但是波恩大学在德国却是鼎鼎大名。另外,全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如哥廷根大学、海德堡大学,最著名的大学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等,也是如此。国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很少听说有了钱就想去柏林伦敦纽约买房子的。如果大家都没有去大城市置业的冲动,那么大城市的房价再高,和老百姓又有什么关系?这就像LV包包、百达翡丽名表,价格再贵,也和广大工薪阶层没啥关系一个样!
所以说,与其煞费苦心地用“限购限价”的手段来使北京的房价下降,还不如把资源向小城镇倾斜配置,改善小城镇的公共物品供给情况和生存环境,让莫言没了进京的理由。就算此法降不了北京的房价,但总能提高全国老百姓的整体的福利水平。到那时,北京的记者出了京,拿着话筒问小城镇的居民:“你幸福吗?”他们才会回答:“姓傅!”
本文摘自《经济学家有点烦》
经济学到底研究什么?本书作者给出的答案也许出乎你的意料:经济学“不怎么谈钱”,而是讲“人类的福祉”;自利是人的天性,人们总是期望个人小小的幸福可以“最大化”,经济学探讨的正是幸福最大化过程中该如何科学决策的问题。由此,小到相亲结婚、生儿育女、买车买房,大到社会财富分配、资本市场运行、城市化进程,均属于经济学的考察范围。
然而,深谙幸福之道的经济学家却烦恼上了,为何?作者用经济学者独有的思维方式和幽默诙谐的语言,娓娓道来,告诉你为什么“经济学家有点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