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4年以来,中国已经多次出现“民工荒”。那么,民工荒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因为工资太低,生活成本太高,不如留在家乡种田;有人认为是因为工作环境差,社会保障不完善,没有尊严和归宿感;还有人认为民工荒是因为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等等。
我认为,民工荒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总量供应速度的下降,特别是20岁~40岁这个年龄段的劳动力人口的减少。中国从1971年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到现在将近40年时间。而现在中国外出打工的民工,主要集中在20岁~40岁这个年龄段。
建国后一直到1970年,除了1959-1961年的非正常时期以外,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平均每个妇女所生孩子数)均在5.0以上,个别年份甚至超过6.0,加上建国以来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大大增长,人口再生产类型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正是这一时期出生的大量人口,给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带来了“人口红利”,创造了中国近30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
然而,中国从1971年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生育水平开始快速下降。197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高达5.8,到1980年,总和生育率降至2.24,接近世代更替水平。人口是一个社会的基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如果仅仅是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还可以说是由于沿海地区的民工待遇不高,导致民工“用脚投票”。但近两年的民工荒不但发生在几乎所有的沿海地区,而且蔓延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成为全国性现象。这就不能不考虑民工荒的人口学因素了。
另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仅为17.92%,2012年突破50%。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下降,意味着农民工的源泉规模不断萎缩,导致农民工的供给能力随之下降。
与民工荒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个现象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其实这两个现象是有关联的:1999年以来的大学扩招,降低了进大学的门槛,使很多年轻人选择了去读大学,而不是早早的进入工厂,从而减少了大量的年轻民工。而大学生毕业之后,很多人不愿意去当蓝领工人,现在中国又尚未完成产业升级,这样就导致中国一方面出现民工荒,另一方面出现大学生就业难。
本文摘自《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至今,计生部门宣传的很多“道理”早已“深入人心”,人们对于人口的观念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然而,现实的人口危机早已悄然袭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众多弊端逐渐显现,一些行业的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未来将不堪重负,“421”家庭生活压力增大,性别比失衡严重……而且,人口问题的解决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其是一个周期很长的“大工程”,我们现在还来得及吗?
本书从众多人们耳熟能详的人口问题入手,细致地分析了那些听起来有道理的论断是多么荒诞。在结合中国现状解读人口问题的同时,本书还强调了社会道德、个人价值观等对于人们理解人口问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