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也知道,按照十进制计算,1+1=2。然而,对于中国的统计数字来说,1+1可能大于2,也可能小于2。
1+1>2,这个不等式常常出现在GDP统计数字上。按照正常情况来说,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地区GDP加起来应该等于全国的GDP。然而,2013年2月6日中国广播网报道:“综合各地日前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国各省(区、市)核算出的GDP相加总量达到57.69万亿元,比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2012年初步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高出5.76万亿元,相当于多出了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的经济总量。‘1加1大于2’的怪现状又一次出现。自1985年国家和地方层面分别核算GDP数据以来,地方统计总和一直高于全国,而且差距呈递增趋势。”
1+1<2,这个不等式常常出现在人口统计数字上。也就是说,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地区的人口数字加起来,常常小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人口总数。例如,2006年9月17日《经济观察报》报道,在2006年8月底出席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总结表彰暨技术业务总结研讨会时,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指出:“目前人口调查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全国人口数大于各地汇总数。多年来这个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还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03年时国家统计局经过自己调查测算的全国总人口数为12.92亿人,而各地汇总数只有12.60亿人,两者差距3200多万人;2004年这一差距竟然进一步扩大到4600多万人。
全国人口数大于各地汇总数,换句话来说,就是各地人口汇总数小于全国人口数,这与各地GDP总和大于全国GDP正好相反。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
对于GDP数字1+1>2,有专家解释说:各省市自治区统计的数据,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比如一家大型公司,在各地均有分支机构,公司总部算进去各分公司营收之和。而各地又将各分公司营收纳入统计。因此,经常出现各地GDP总和大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当然,也有可能是由于GDP与地方官员的政绩挂钩,导致一些地方GDP统计数字人为造假。
对于人口数字1+1<2,我认为,原因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人口总数存在“水份”。而且,国家统计局历年的统计公报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是互相矛盾的。例如,按照统计公报,1991年的出生人口是2265万,1991年出生的人到2000年就是9岁,可是2000年人口普查9岁儿童人口只有2008万;统计公报1992年出生人口是2125万,可是2000年人口普查8岁儿童人口只有1875万;统计公报1993年出生人口是2132万,可是2000年人口普查7岁儿童人口只有1791万,如此等等。即使考虑到儿童的死亡率,统计公报的人口数字仍然明显大于人口普查的数据。
综上所述,中国统计数字的特色是:GDP数字是1+1>2,各地GDP汇总数大于全国GDP;人口数字是1+1<2,各地人口汇总数小于全国人口数。
本文摘自《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至今,计生部门宣传的很多“道理”早已“深入人心”,人们对于人口的观念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然而,现实的人口危机早已悄然袭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众多弊端逐渐显现,一些行业的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未来将不堪重负,“421”家庭生活压力增大,性别比失衡严重……而且,人口问题的解决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其是一个周期很长的“大工程”,我们现在还来得及吗?
本书从众多人们耳熟能详的人口问题入手,细致地分析了那些听起来有道理的论断是多么荒诞。在结合中国现状解读人口问题的同时,本书还强调了社会道德、个人价值观等对于人们理解人口问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