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美国作者菲利普·朗曼在他的《空摇篮》一书中写道: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首次出现的全球人口老化和出生率下降正在威胁着现代社会。[ Phillip Longman, The Empty Cradle--How Falling Birthrates Threaten World Prosperity And What To Do About It,New York: Basic Books, 2004.]
曾经辉煌一时的罗马帝国到底是怎么灭亡的?有些史学家认为社会的淫风、罗马人的纵欲使得人口减少是古罗马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刘达临:《世界性史图鉴: 性的社会史》,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季朋(Edward Gibbon)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中认为,罗马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就是家庭和婚姻的衰败。
罗马不但有妓女节,还有同性恋节日,同性恋被当作一种婚姻形式受到保护。淫荡的民风导致古罗马人的生育率下降:
1、由于奴隶从事生产,自由民基本脱离体力劳动,享受奴隶的劳动成果,生孩子没有利益,生孩子的付出与个人利益脱钩,冲击和破坏了以生殖为首要目的的性观念。
2、女奴大量涌入和公共娼妓制的兴盛,直接冲击和破坏了一夫一妻制婚姻。[ 潘绥铭:《神秘的圣火――性的社会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无效性生活(不生育孩子的性生活)增加,有效性生活(夫妻之间的性生活)减少。
3、由于罗马后期同性恋和嫖妓成风,贪图享受,回避家庭责任,不生不育。罗马帝国并且掌握了避孕术,如药剂、栓剂和阴道塞。
4、性病引起不育不孕。
5、洗热水澡过度也影响到男性精子的生成和活力。
6、古罗马人从送水的铅管、杯子、烹调用的坩埚、女性化妆品的白铅及酒中吸收微量的铅,久而久之导致了慢性铅中毒症,造成了男子不育和女子不孕。
历史学家杜兰(Will Durant,1885—1981)说娼妓在古罗马是如此地普遍,以致某些时候政客的选举必须透过“妓院老板行会”来收集选票。他说:“奸淫普遍猖狂到一个程度,导致性行为若非是为了政治上的目的,根本就引起不了大众的注意。而实际上每个小康家庭的女人都至少都有过一次离婚的记录”,“娼妓猖獗,同性恋因着与希腊人及亚洲人接触而受到更大的鼓舞。许多有钱人为求得一名男性的欢心而不惜付出一台仑的价钱,加图(Cato)抱怨说一名漂亮的男孩远比一座农场的价值还高”,“罗马人就像希腊人一样,始终十分纵容男人去嫖妓,认为这些职业是合法并且是有限止的......老塞尼加认为罗马女人中充斥着奸淫的行为。”[ Will Durant,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Caesar and Christ,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1944.]
由于生育率的下降,造成上层自由民人数不断减少。据记载,古罗马特洛伊贵族35名结了婚的王爷,半数以上没有生育;其余的王妃虽然有喜,活着生下的只是少数几个低能儿,皇室几乎没有嫡生的子女。[ 《铅与古罗马宫廷灾难之谜》,《 现代社会中的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北匈奴被中国打败后,逃往欧洲,一路攻击沿途的日耳曼人蛮族(包括西哥特人),日耳曼人蜂拥逃向西方,以期在罗马帝国境内寻求庇护。定居于罗马帝国内部和周围的日耳曼人生育率很高,人口众多,作为罗马帝国的雇佣军,逐步取得了军队的支配权,变成罗马人不可扼制的力量。
公元408年,哥特人在阿拉里克带领下占领了罗马的港口,控制了罗马的粮食来源。公元410年,阿拉里克决定打进罗马城,三天三夜的洗劫,使巍峨的殿宇、壮丽的宫殿化为一片焦土,罗马皇帝成为蛮族的傀儡。476年西罗马帝国彻底崩溃。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西罗马帝国灭亡是欧洲文明的倒退。正如帝国灭亡后在基督教的一次会议上有人叹息:“雄伟的建筑物被捣毁,珍贵的典籍被付之一炬,繁荣的城市被废弃,纤弱高贵的妇人成为野兽手中的玩物”。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这段长达一千年的历史被称为“中世纪”。
假如古希腊、罗马帝国没有因为人口问题而灭亡,那么工业革命可能更早会发生,人类也可能更早地步入现代文明。
基督教于公元1至2世纪传入罗马,在教义中提出的性禁欲主义反映了当时广大下层民众的心理,在某种程度上总结了历史教训,因而容易被许多人接受。社会学家和基督教辩护者洛德尼·斯塔克指出,罗马帝国时期基督徒的出生率高于异教徒,而且平均寿命也更长,由此产生的人口比例优势使当时微不足道的基督徒逐渐成为西方世界的主体文化力量。[ Spengler, “Faith, fertility and American dominance--The Empty Cradle by Phillip Longman,” Asia Times Online, Sep 8, 2004, http://www.atimes.com/atimes/Front_Page/FI08Aa01.html]可能是吸取罗马帝国纵欲亡国的教训,基督教的禁欲思想在中世纪的欧洲占主导地位,圣经的新约称“性就是罪”,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
现在西方一些人士担心罗马帝国衰亡的历史又在欧洲重演。欧美国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19世纪以来生育率就不断下降,到20世纪30年代生育率普遍跌到更替水平附近。二战后出现了一个婴儿潮,60年代初欧盟的生育率达到2.6,美国则达到3.6。
由于青霉素等抗生素的大批量生产,口服避孕药在市场推出,加上乳胶避孕套质量的提高,消除和减轻了人们对婚外性行为引起性病和怀孕的顾虑,西方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掀起了“性解放”风潮,离婚率增加,结婚率下降,性病泛滥。社保制的建立,生育的付出与养老收益脱钩,生育对个人变得没有多大益处了。60年代欧美的生育率再次下降,美国在1976年降到1.74后止跌回升,到1989年回升到2.0,其后一直稳定在2.1附近。欧洲的生育率一路狂跌,2001年欧盟只有1.45,其后略有回升,但2009年还不到1.6。欧洲人口将从2015年开始负增长。
劳动力的短缺,使得欧洲在1960年代就开始吸引穆斯林移民。所有的西欧国家都面临着穆斯林人口剧增的问题。穆斯林人口占欧洲总人口的比例从1950年的2%上升到1990年的4.1%、2000年的5.1%、2010年的6.0%,到2030年将达到8.0%。
穆斯林的人口结构比较年轻,2010年欧洲穆斯林人口中30岁以下人口占48.7%,而非穆斯林中30岁以下人口只占33.8%。一方面由于穆斯林的生育率高,一方面由于年轻人口(现在和今后的育龄人口)比例高,这就意味着今后穆斯林人口占欧洲总人口的比例还将继续上升。
二战后,强大的实力赋予了欧洲人“海纳百川”的胸怀(中国唐朝也是如此),各国政府对移民都实行多元文化政策。
2001年美国发生了“9.11”事件,穆斯林恐怖分子劫持了美国4架民航客机,撞坍了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大厦”,撞毁华盛顿五角大楼的一角。以“9.11”事件为转折,欧洲的种族关系转趋紧张,发生了多起穆斯林恐怖袭击事件:
2004年3月11日上午,西班牙马德里发生的系列爆炸案导致190人丧生,受伤人数超过1500人。
2004年荷兰电影制片人兼报章专栏作家特奥·梵高因在纪录片中对妇女在伊斯兰世界的现状做出抨击,遭到枪杀。
2005年7月7日早上交通尖峰时间,伦敦连环发生了至少7起爆炸案。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数共52人,伤者逾百。
2005年9月30日在丹麦《日德兰邮报》上刊出负面描绘穆罕默德的12幅漫画,导致穆斯林民众的抗议,也带来部分极端分子的恐怖威胁。
2005年10月,法国数十个城镇发生了大规模的骚乱,焚车近万辆。
从此,欧洲人对穆斯林移民的“反感度”达到了峰值,很多人认为欧洲本土的文化特征正受到威胁,担心传统意义上的欧洲将不复存在。多元文化失败论在欧洲蔓延。德国总理默克尔在2010年公开承认“多元文化努力彻底失败”。[王方,纪双城,董铭:《多元文化失败论在欧洲蔓延》,《环球视野》第329期(摘自2010年11月15日《环球时报》),http://www.globalview.cn/ReadNews.asp?NewsID=23082]2011年2月英国首相卡梅伦说,英国必须放弃失败的多元文化主义,取而代之的是坚决捍卫西方价值观。[ 《英首相卡梅倫稱國家文化多元主義已死亡》,BBC中文网,2011年 2月 5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uk/2011/02/110205_cameron_multicuturalism.shtml]接着,法国、荷兰等国也承认多元文化政策的失败,开始强调“主导文化”。[李文堂:《西方也讲“主导文化”? 》,人民网,2011年11月17日,http://theory.people.com.cn/GB/16290255.html]
2011年7月22日挪威于特岛发生枪击案,造成92人死亡,97人受伤。凶手安德斯·布雷维克是一名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他承认,政府奉行的多元文化政策是其犯罪的动机之一。挪威惨案向欧洲敲响了警钟:欧洲地区反对移民、反对伊斯兰和反对多元文化的极右翼势力正在大增。
今后欧洲将陷入两难的境界。一方面,以2010年为转折点,总劳动力开始减少,经济很大程度将依赖移民。但另一方面,劳动力减少后,经济将出现长期的衰退,大众心理将由开放转向保守,很容易将就业机会减少、社会治安恶化归罪于移民。欧洲近年的排外思潮兴起其实是经济衰退的一个标志。移民是一朵带刺的玫瑰,对移民是“排斥”还是“利用”将考验欧洲政要的政治智慧。
从人类文明长远看,穆斯林的高生育率其实是好事。穆斯林人口占全球人口比例在继续上升,从1950年的17.06%上升到1970年的19.02%、1990年的22.07%、2010年的24.86%,预计将增加到2020年的26.01%,[ Houssain Kettani, “World Muslim Population: 1950 – 202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Development, Vol. 1, No. 2(June 2010),pp.154-164,http://www.ijesd.org/papers/29-D438.pdf]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穆斯林人口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言权将不断上升,他们也必将对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
本文摘自《大国空巢》
大陆版的《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持论更温和,内容更精简,数据更扎实,观点更明确,如作者在《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自序中所言:“从文字来看,香港版去除了一些‘酒糟’,只浓缩为《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20%的内容,新增了80%内容……香港版里主要用的是自制的‘鸟铳’……这一版添置了一些‘枪炮’(复习了大学和研究生时学过的人口统计学,并向一些人口学者请教,使得方法更符合规范)。”可以说,这是作者的一本心血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