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体和人类社会存在的载体,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民族、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做为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主体,人口数量的多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
美国能够长期成为世界霸主,持续不断增长的人口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当前,美国是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世界第三人口大国。2010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总数为3亿八百多万,从人口总量上来看仅有中国的1/4左右,还不到世界人口的1/20(2011年8月世界人口约为69亿5千万左右),但是在所有发达国家中,美国的人口是最多的,拥有最大的人口规模效益。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中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其庞大的人口数量为美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国内市场和人力资源基础,这是维系美国全球影响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900年美国人口有七千六百多万,到2010年增长了约4.5倍,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仅有1918年、1944年、1945年因为战争人口略微减少,其余年份全部净增长。美国的高人口增长率在发达国家中也占绝对优势,这为美国在未来保持世界人口大国进而维持和巩固其全球优势地位提供了可能。美国已经连续五十年人口增长率保持在8.0%以上,根据美国统计局的数据,具体增长率为:1960~1970年为13.4%;1970年~1980年11.4%、1980年~1990年为9.8%,1990~2000年13.1%,2000~2010年8.46%。[当代美国经济 p25~p26]较高的增长率,使美国没有而没有像其他发达国家陷入人口老龄化的困境,主要归功于大量的移民以及移民带来的较高生育率。持续不断增长的人口,除了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外,也缓解了社会养老压力、战争兵役等问题。
美国众议院议员的选举,是按照每个州人口数量按比例分配,所以美国的人口普查是每年一次,误差率极少。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口在十年间增长了9.7%,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我们知道,伴随着受教育水平提高、生活的富裕,人民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会减弱生育意愿,政府对生育进行的奖励都很难阻止生育率的下降,由此带来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成为发达国家必须需要面对的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45岁至6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在十年间增长了二千万,达到八千多万。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平均人口寿命普遍在80岁以上,也就是说,在十年后,美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会突破一亿。美国自1970年以来,十年间平均人口增长率在10%左右。据此估算,2020年,美国的人口大概在3亿5千万,其中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5%。这在福利保障相对比较完善的美国,养老、医疗费用将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也是为之前的“人口红利”埋单。
数量众多的人口是美国做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消费国的基础,人口总量的减少和人口的老龄化,会使经济增长放缓涨甚至衰退,进而削弱它在全球的影响力。为了应对这些危机,美国主要通过移民来调整人口年龄结构,避免人口老龄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婴儿潮”(baby bomb)改变了美国人口年龄结构,带动了战后地产行业、汽车行业的繁荣(注:美国战后经济的繁荣另外一个因素是不断上涨的军事开支),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1965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7191亿美元(挂钩2005年美元购买力),至1981年美国的31268亿美元。1980年后,美国的经济增长遇到瓶颈,再加上受日本、西欧等国家的竞争,出现长期的贸易逆差,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在全球的影响力也开始变弱。这个时候吸收移民的数量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1980——1989年吸引的移民数量比上一个十年增长了46.99%,1990年——1999年,增长了56.55%。同样的事情在2008年后又发生了,在次债危机后美国又放低了移民的门槛,因为移民带来的消费在增加美国就业和改善美国资产负债表方面具有相当显著的作用(美国2008年次债危机救市政策分析详见第三章“日元国际化”部分)。所以,这种现象的出现绝对不是单纯的巧合,在美国高移民门槛下,大量的移民带来了巨额的资本和人力资源,可以弥补了美国实力的衰退,为美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样位居发达国家的日本社会,在进入老龄化后,虽然鼓励生育,但是成效并不大,它又严格的限制移民,造成内需疲软,在日本经济失落的十年中,一直依靠政府大规模投资基础建设来维持国内经济。
美国兰德公司2008年发表了《美国的科学技术竞争力》报告,指出美国是移民的受益国。报告说:美国科技队伍的扩大多数来自外国出身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曾经在美国学习或者在本国完成学业后移民到美国。美国是外国科技人员流入的受益者。自1980年以来外国人已经帮助美国科技就业以每年平均4.2%的水平迅速增长,而美国本土的科技毕业生数量每年平均只增长1.5%。外国出身的科技人员在美国就业有助于控制科技领域工?的上升,降低研发成本,同时也使美国减少了教育经费。大约有70%的外籍博士学位获得者在美国至少服务两年,而20世纪50年代这个比例是50%。高科技移民的流入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当代美国经济 P12)依中国留学生为例,中国留美攻读科学和工程的博士生有两大特点,一是人数多,2002年美国招收攻读科学或工程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有7850人,其中中国留学生2139人,约占美国攻读此类博士学位外国留学生的27%,人数排在第一位。二是毕业后回国的比例低,2002年在美国获得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的中国研究生,2007年回国的比例是8%,仍留在美国的比例是92%。远远高于世界各国此类学生毕业后回国比例38%、留在美国62%的比例。我们看一下从1987年至2002年,在美国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在毕业5年后回国的情况。1987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1992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65%,也就是说1987年在美国毕业的理工科博士生到1992年最多有35%回到了中国。1990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1995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88%,1992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1997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92%,1994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1999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91%,1996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2001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96%,1998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2003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90%,2000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2005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92%。[数据来源:中国留美理工博士为何不回国? 乔磊 www.bwchinese.com]
在五十年间,美国社会人口的“中间年龄”值增长了7.7,平均每十年增长1.54。在这种年龄结构不可思议年轻的背后,是建立在五十年间其他国家向美国移民三千四百多万的基础之上,对于移出国,这意味着巨额财富的流失。美国为了解决2020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吸收其他国家移民的数量必定出现新的增长。
在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人口的增长对美国经济有促进作用,没有拖累美国经济发展的后腿?
人类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角色。当生产价值大于消费价值时,人口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反之,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婴儿和老人几乎是纯粹的消费群体。在福利国家,孩子的抚养和老人的赡养国家占大头,或者是全部。他们在人口中的比例越高,占据的公共资源就越多,造成国家财政压力。但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孩子会长大成人,老人曾经年轻过,他们都会成为社会生产者。发达国家人口教育比发展中国家要高,再加上因为制度、科学技术等优势,使得在经济活动中人均生产效率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这就意味着他们在生产活动中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生活所需要的消费。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结构的单一、经济活动附加值低等因素,很容易造成劳动力的浪费,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这个时候,过多的人口很可能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比如中国在未加入WTO之前,农村有大量劳动力赋闲,而加入WTO之后,城市就业机会几乎吸纳了农村全部的剩余劳动力,并由此推动十年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在非发达国家,社会福利保障不完善,家庭是抚养孩子和赡养老人的主体。政府对公共设施投入的不足或忽视,造成社会资源供需之间的不平衡,我们现在遇到的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的原因就在于此。政府财政收入在2005年是31649.29亿,占GDP17.11%,到了2011年,仅上半年收入56875.82亿,占GDP27.82%,全年财政收入很可能突破十万亿大关,在五年间,财政收入涨了三倍左右。根据我们的国情,不要求向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福利看齐,“全民医疗”、“免费午餐”等之类的政府完全有能力解决。另外,在公共服务中还存在严重不公平,即一小部分人享受了超额的资源。
在人类依农业社会为主体的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人和土地,理论上人口可以是无穷尽的,而土地等自然资源却是固定的。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生产技术、工具等方面的改进非常缓慢,生产效率也长期徘徊不进,人口的增长达到自然资源的承受限度时,大自然就要求人类必须减少人口的数量,或者人类自身通过战争等方式来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历史为马尔萨斯的“人口法则”提供了有说服力的材料。然而到了现代社会,经过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已经替代自然资源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同样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优良的种子、人工化肥等的应用,使得土地单产量得到了成倍的提高,机械化耕作工具的使用,过去需要数百人的工作量,现在一个人就可以完成。Angus Maddison的计量经济史研究发现,1000-1820年间,世界人口增长了四倍,而世界人均收入只增长了50%,而1820年至1990年代,世界人口增长了五倍,人均收入增长了八倍。[人口红利、刘易斯转折点与经济增长 周祝平]科技的进步让“马尔萨斯主义”破产(中国代表的是马寅初先生的“人口崩溃论”),但是经过多年国家机器的宣传,社会还广泛存在着他们的影响力。时代环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执政者的思想水平依然停留在那个时代。
本文摘自《中国离世界还有多远》
讲述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经济,之后两年更是席卷全球,欧美众多国家的经济陷入低迷。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则取得了不低于8%的高速增长。接下来。中国经济上超越美国、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主导者似乎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但事实上,“盛世”中的中国和危机中的美国依然存在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也绝非一朝一夕可以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