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统一中国的人口因素

2013-08-29 10:13:46

  战国群雄纷争,最终统一天下的,不是强大的楚国,也不是殷实的齐国,而是起初很不起眼的秦国。历史学者众说纷纭,但是却忽略了最重要的因素--人口。

  战国初期的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人口稀少,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都比较落后,大家都用夷狄的态度对待秦国。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登基,愤然喊出:“国家内忧,未遑外事……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下令求贤,商鞅应召入秦。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

  商鞅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当时制约人口发展的是粮食,只有发展农业才能获得足够的粮食。因此,商鞅变法的核心就是“农战”:对内让民众专注于农耕,对外让民众专心于作战。商鞅的变法非常有利于人口发展:

  1、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原来井田制下的奴隶转变为封建制度下的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舍地而税人”,将军赋从过去的“因地而税”改为按人口征收(等于是鼓励开荒)。获取秦爵的途径只有两种:作战时,可以凭借立下的战功获取爵位;休战时,爵位则可以根据农耕的业绩获得。于是老百姓便“喜农而乐战”。

  2、增加农业人口比例。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需要绝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才能获得足够的粮食,商鞅主张应尽量减少非农人口比例,手段之一是提高粮价,“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现在生育率低,从事人口再生产的人口比例低是重要原因。

  3、降低农业税赋。对农业是“征不烦,民不劳,则农多日。农多日,征不烦,业不败,则草必垦矣”,而“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使得“农逸而商劳”,“农逸则良田不荒”,农业就能得到发展。

  4、防止超前消费。商鞅提出“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抬高耗粮的酒肉等奢侈品的价钱,那么粮食就可以最大程度用来养活人口。现在,主流家庭养育三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可持续发展;如果以2012年的消费能力追求2050年的消费,必然降低养育孩子的能力。

  5、营造有利于生育的社会环境。推行小家庭政策,鼓励生育: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还规定凡一户有两个儿子,成年后必须结婚分家。缩小贫富差别,“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贫者富,富者贫,国强”。树立清纯的民风,反对淫乱。禁止私斗,加强社会治安。

  6、理顺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商鞅认为:“国好生金于境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这种观点非常符合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物质资本的报酬是递减的,如果积聚黄金,那么会贬值的;人力资本的报酬是递增的(人口分母可以转变为GDP分子),如果积聚粮食,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转变为人力资本,人财两旺。现在中国的很多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还达不到商鞅的学术境界,认为减少人口分子可以提高人均GDP分母,牺牲可增值的人力资本换取不可增值的物资资本。

  7、充分利用土地和人口资源。商鞅认为:“夫地大而不垦者,与无地者同;民众而不用者,与无民者同。”商鞅的这一观点与管子、墨子的观点一致。管子认为,“地大而不为,命曰土满;人众而不治,命曰人满;兵威而不正,命日武满。三满而不止,国非其国也”。墨子认为,缺少人口耕种的土地,只是一种得不到收获的“虚地”;所以,贤明的统治者应当使国家富、人口多,“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现在中国很多学者却反其道而行之,不积极利用人口资源,而认为是“人满为患”,希望减少人口。中国现在一方面是“人满”,一方面是“地满”(土地无人耕种,工厂缺人干活)。

  8、掌握准确的人口统计数据。户籍法规定“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举民众口数,生者著,死者削”。商鞅认为不知道准确的人口数据,土地即使肥沃,人民虽然众多,国家也难免越来越弱,直到被别国分割。而中国现在的人口危机很大程度是因为人口统计出了问题,经历了两次人口普查,竟然连生育率都拿不准,人口总数竟然靠推测。

  9、积极解决“人地矛盾”。商鞅认为如果“地狭而民众者,民胜其地”,那么“民胜地务开”。就是说,人多地少就应当开荒、辟土,比如秦国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使得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成为秦国的粮仓。而中国现在一些学者却主张采取用“减少人口”的消极的方法来应对人口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而不是通过科技进步来提高土地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10、积极的移民政策。商鞅认为如果“地广而民少者,地胜其民”,那么“地胜其民者事徕”。换言之,地多人少就应当吸引移民。商鞅总结认为,秦国以前虽然也打过胜仗,但是对方并不屈服,就是因为秦国仅能获其地,而不能夺其民。商鞅建议秦孝公发布优惠政策,凡是各诸?国来归附的人,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不用参加作战;秦国四界之内,岭坡、土山、洼湿的土地,十年不收赋税。秦国让原居民征战,让新移民务农,农战两不误。商鞅建议用军队春天围敌国农田,夏天去吃其贮粮,秋天收其秋粮,冬天挖其仓粮,敌国的人口就无法繁衍起来;秦国同时用宽厚的文德吸引他们的人口、安抚他们的后代,秦国人口却不断增加。除了吸引外来移民外,还必须防止本国人口外移。商鞅认为,民众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资本就会增多;作战积极,邻国就会危险。民众资本多就不容易带着出逃,邻国危险就不会去投靠。美国是很好地继承了商鞅的人口思想,既鼓励生育,又吸引移民。而中国目前一方面不让生育,一方面却又缺乏凝聚力,大量富人携带巨资外移。

  秦国在其后的征伐中,“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不光是获得土地,更获得人口(包括张仪、范雎、李斯等人才)。李斯继承了商鞅的人口思想,提出“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者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士壤,故能成其大;……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士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李斯认为,即使像秦国这样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有很多东西不能自足,需要通过贸易等途径从其他国家获得。而现在中国很多人口学家却以资源不足为理由而要求减少人口。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发动统一战争的时候,秦国土地和人口已经超过其他国家总和。商鞅的战时经济学在135年之内将弱秦变为强国并最终统一中国;但其过分崇尚行政权力、军事征服,“严而少恩”,“仁义不施”,刚性有余,弹性不足,又播下了得天下后 “二世而亡”的种子。

  由于秦国钳制思想,虽然人口众多,但智力来源却非常有限,治理国家主要依赖于客卿,即便秦二世没有灭亡,但是统一之后没有了客卿来源,也很难继续治理好国家的。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但是秦国统一中国之后,法家独强,焚书坑儒,“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妨碍了文明的发展。汉朝再度实现统一后,继承了秦政中有益部分,又以道、法并用,王道、霸道兼行,才赢得一段稳定发展期。但是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至今没有恢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繁荣。如果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如司马迁所描述的那样“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用阴阳家、道家奠基,法家立柱,儒家盖顶,墨家砌墙,名家装修,那么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文明必将更加辉煌。

  唐代杜牧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后人复哀后人”,正好反映了中国历史在变中保持不变的宿命。

本文摘自《大国空巢》


  大陆版的《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持论更温和,内容更精简,数据更扎实,观点更明确,如作者在《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自序中所言:“从文字来看,香港版去除了一些‘酒糟’,只浓缩为《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20%的内容,新增了80%内容……香港版里主要用的是自制的‘鸟铳’……这一版添置了一些‘枪炮’(复习了大学和研究生时学过的人口统计学,并向一些人口学者请教,使得方法更符合规范)。”可以说,这是作者的一本心血力作!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