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欠债4000多元的我,表面上还是和以前一样,家里也是该吃的吃、该喝的喝,但我的内心却非常煎熬。一方面欠了别人的钱,必须尽快还掉,不然就有违我做人的原则;另一方面,一个家庭总要有个收入、有个进项,不然生活都没着落了。于是我时刻留意着赚钱的机会,准备“东山再起”。
终于,我等的机会来了。干什么呢?养猪!
从1993年开始,生猪市场不景气,我就一直在关注。
1993年,养猪的农户都在亏钱,导致猪仔便宜下来,猪仔便宜又打击饲养产仔母猪的积极性,较多母猪被淘汰,不少母猪被宰杀,进一步增加了猪肉的供应,价格自然继续下跌。1994年猪价不见好转,1995年生猪市场依然不好,而1995年的秋天我记得玉米价格涨到了8毛1一斤,这对养猪的农户来说真是“祸不单行”,本来养猪已经亏损,饲料价格又暴涨,养猪的积极性被打击到极点,母猪、猪仔、肥猪(即养成后销售出去的猪)养殖量全面下降,一些农户决定减少养猪量或放弃养猪。
到了玉米的收获季节,1995年的秋天,谣言四起。
“哪儿哪儿的玉米签合同1块1毛一斤了!”
“哪儿哪儿的玉米签合同1块2毛一斤了!”
农户们听到的、传播的尽是不好的消息。这又让不少人放弃了养猪,让养猪人的心凉到了极点。
当时我就想,玉米价格涨到1块1、1块2不太可能,我不相信,因为价格涨到8毛1是由于出口过多(当年中国是玉米出口国),那国家就会限制出口或减少出口,当年(1995年)的玉米产量又不错,市场的供应量应该没有问题,一斤涨3毛多是涨不上去的,下一年(1996年)的玉米不会那么贵,价格会慢慢下跌。(因为玉米涨价的谣言,让最后坚持养猪阵地的人希望也破灭了,使本来存量不多的母猪又有一部分遭到宰杀,母猪的存栏量降到了历史低点,猪少了,玉米的需求量就会下降。经常有“猪便宜饲料贵、猪贵饲料便宜”的现象。)
而当时母猪的存栏量已是多年的最低,没有母猪,哪来猪仔?没有猪仔,又哪来肥猪?到了1996年生猪供应量必然急剧下降,而人们吃猪肉的需求又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因此猪肉价格就会大幅上升。而且生猪价格上涨以后,短期内不会下降,因为在这期间,生猪价格再高,短时间内也无法生产更多的肥猪,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母猪。
因为谣言四起,更多的猪被提前宰杀掉到市场去卖,在1995年10月的时候,我觉得这么低的猪价也就最多撑半年了,半年后再想要便宜的猪就难了。于是我判断1996年的夏季,猪价必涨。
经过多方调研、观察和分析、判断,我在1996年3月,下定决心,借钱养猪。
本文摘自《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
“市场运动遵循天道规律,价格趋势源于供求动力”,这是傅海棠先生做期货的核心观点和具体操作的指导依据。这明显高于目前期货市场绝大部分的交易哲学、投资理论和操作方法。
傅海棠先生的人生故事,还有着很强的激励意义,不单是对六七亿农民,对所有进行投资和想要进行投资的人,甚至对所有奋斗中的人,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激励意义。
他的操盘方法、投资逻辑、经济思考也很有价值,体现了他的独到思想、实干精神和讲究实效的出发点,不愧于他“农民哲学家”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