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辖不如直接并入香港
不管怎样,笔者始终认为,深圳的处境目前是尴尬而无奈的。作为中国特区的窗口和南方的中心城市之一,其经济总量不仅一直排在直辖市天津和重庆之前,还直逼华南中心城市、省会广州,然而多年来处于"被领导"地位的深圳一直受到广州的挤压,与广州的"老大之争"始终处于下风。
时至今日,尽管深圳成为直辖市的传闻已不再新鲜,但深港两地合作的步伐仍在不断提速。
客观上看,一些专家早就已经把深圳和香港视为一个"连体都市群落"。比如著有《创意经济》一书的美国著名学者弗罗里达惊奇地发现,深港两地是世界上夜晚灯光最亮的地区之一。他根据这一发现,将深港设想成为一个特大城市,并且取名为"香圳"。
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5月中旬,在上海获批"双中心"后,深港地区顺利获得了国务院批复的"五大中心":全球性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批后,深圳在已有的经济特区基础之上,又成了名副其实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深圳1980年8月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置经济特区后,又一重大发展机遇期。有人幽默地说:"这样一来,深圳岂不是成了特区的平方。"
《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批,推进了港深的全面深度合作。有研究数据表明:2020年以前,"深港大都会"GDP可保持年均约8%的增长率,到2020年,其经济总量将达到1?11万亿美元,仅次于纽约、东京,排名世界城市第3位,仅目前深港合起来的金融证券市场总量就已相当于伦敦的数量。
事实上,深港两地的深度合作已经全面展开。
2007年5月,《深港创新圈》协议在香港签署,这标志着深港双方正式提出了"深港创新圈"的新概念,并开始了建设工作。2009年11月,一批专家学者聚集深圳,研讨深港如何深化合作的问题,"深港创新圈"再度升温。"深港创新圈"概念的提出和实施,旨在整合两地资源、形成产业链、提升深港地区和珠三角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深港两地科技、创新合作的示范区--河套地区在近两年来深港两地研究机构的探讨中,被建议规划为"仿照伦敦金融城的模式设立深港金融城,打造一个新的金融特区和国内金融改革的试验、示范区"。
之后,深圳公布的《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中确定了深圳城市"前海双中心"之一的"前海中心"的核心区域,该区域总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规划提出,前海合作区的功能定位为:深港合作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结构调整引领区,其服务范围将是包括香港在内的整个珠三角。
本文摘自《大困局》
中国城市危与机:大困局
国家“十二五”战略已经开局,新一轮的城市竞争如箭在弦。竞争世纪,谁已被遗忘?区域经济时代,谁在快速崛起?中国的城市竞争已经空前白热化,城市之间为抢夺各种资源而展开的竞争可谓波澜壮阔,令人眼花缭乱。作者收集了中国内地城市在发展定位、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城市发展与竞争过程中失误运作的大量经典案例,也对中国城市圈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融合乱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该书丰富的案例,既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在发展竞争过程中最受人关注也是最为典型的标本,也是目前最具参考性的中国城市竞争MBA案例库。该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观点尖锐、批判性强,对种种城市乱象提出了切中肯綮的批判,具有很强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