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这是关乎区域经济振兴规划能否顺利实现的重大问题,相信这样的问题在各地并不是个别现象。如果这种现象成为普遍情况,局部的战略优势必然会转化为劣势,中央的整体战略与政策也会在执行的过程中大打折扣。
长沙的欣喜与郑州的落寞
·毫无疑问,"新特区"洼地效应的显现可谓立竿见影。其他竞争者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相比河南,湖南、湖北下手比较早,"武汉城市圈"、"长株潭一体化"都曾参与过第三批"新特区"的竞争。
·郑州的发展模式一直也是受到质疑的。"郑汴一体化"虽然提得早,但其名头也早被"长株潭"盖过了;原来的"中原城市群"也已败给"武汉1+8城市群"。
猛然间,"新特区"一下子成了"金字招牌"。
既然是"金字招牌",希望得到的当然不仅是重庆、成都。尽管第三个"新特区"已被重庆和成都捷足先登,但各地的"申新"脚步并未停止,对于第四批新特区的竞争可谓紧锣密鼓,从来没有中断过。
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武汉城市圈"、"长株潭一体化"和"郑汴一体化"三大城市圈,可谓势均力敌,旗鼓相当,这次又都参与到了第四批"新特区"竞争中,三方竞逐,究竟鹿死谁手,一时难下定论。
时至2007年年底,媒体终于爆出新闻,经过激烈的角逐,纷争不断的中部"新特区"之争尘埃落定,有了结果。武汉和长沙同时"榜上有名",而唯有郑州市"名落孙山"。
河南人也大都不服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众所周知,在此之前,国务院已先后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都、重庆为"新特区",这些城市在成为"新特区"后,在金融、土地、税收、财政等政策上获得了很多优惠。毫无疑问,"新特区"洼地效应的显现可谓立竿见影。其他竞争者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根据已有"新特区"的政策优惠,国家发改委将"新特区"的改革探索方向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所有制的改革,进一步提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层次,形成自主创新的微观体制基础。第二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一、协调、精简、高效、廉洁的管理体制。第三是城乡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城乡一体化步伐。第四是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培育要素市场,加快建立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和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制度环境。第五是社会事业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公共服务事业,健全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机制。
这么复杂的综合配套改革,申报城市必须找到相应的申报主题,否则,申报将会主题不明、诉求模糊,不具代表性和"典型意义",很难获得批准。河南的败北大概与此不无关系。
本文摘自《大困局》
中国城市危与机:大困局
国家“十二五”战略已经开局,新一轮的城市竞争如箭在弦。竞争世纪,谁已被遗忘?区域经济时代,谁在快速崛起?中国的城市竞争已经空前白热化,城市之间为抢夺各种资源而展开的竞争可谓波澜壮阔,令人眼花缭乱。作者收集了中国内地城市在发展定位、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城市发展与竞争过程中失误运作的大量经典案例,也对中国城市圈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融合乱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该书丰富的案例,既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在发展竞争过程中最受人关注也是最为典型的标本,也是目前最具参考性的中国城市竞争MBA案例库。该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观点尖锐、批判性强,对种种城市乱象提出了切中肯綮的批判,具有很强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