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2?6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也成了沈阳市摩天大楼扎堆的地方,有三栋260米的高楼--东北世贸广场大楼、沈阳环球国际大厦和双子楼先后拔地而起,并且还将规划建设东北第一高楼--沈阳中心,高度达440米,规划中的沈阳国际金融中心高度达到430米,在建的华府天地也达426米。沈阳希望借助摩天楼群来提升城市CBD的形象。预计到2012年底,在建与规划项目全部累加,沈阳现代化高楼水平将赶超众多城市,仅名列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之后。
20世纪80年代初期,南京37层的金陵饭店傲然面世,这一鹤立鸡群的高楼曾让南京人自豪不已。从此后,南京的第一高楼纪录总在被刷新。150米、180米、200米……从当年高耸入云的68层的同仁大厦到新百货二期的58层大楼,到216米的金鹰国际商城,再到挑战新高的218米的商茂世纪广场和249米的新百大楼,直至450米高的紫峰大厦出现,这一高度直接刷新了此前刚刚由新百大楼创造的"江苏第一高楼"的纪录,也让紫峰大厦直接跻身为当时全球第5高楼。这些变化让人们对持续"长高"、日益雄伟的南京又一次有了全新的认识。
"长高"的还有深圳。据深圳《晶报》报道:深圳15年"长高"了357米。高达588米的"深圳第一高楼"--平安国际金融中心于2010年8月底正式奠基。这一消息,再度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至此,深圳1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已超百座,约占全国摩天大楼总数的1/10,而200米以上的超高楼多达13座,列世界第6位。
20世纪90年代,深圳高楼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1990年,高达163米的发展中心大厦落成,夺走了国贸大厦长期占据的第一宝座。1995年,联合广场、深房广场、华能大厦3位"巨人"相继崛起。仅仅一年后,383?95米的地王大厦又以"9天4层"的速度成为深圳新速度的象征,它建成时是亚洲第一高楼,也是全国第一个钢结构高层建筑。到90年代末期,深圳几乎每年都有2~3座超过150米的超高型建筑建成。
进入21世纪后,深圳2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开始大量出现。2000年,355?8米的赛格广场成为深圳第3座具有地标意义的超高建筑。随后仅5年时间,深圳就集中出现了招商银行大厦、信息枢纽大厦、国际商会中心等6栋超过200米的摩天大楼。而几年后,比地王大厦足足高出204多米的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将再一次刷新深圳高楼纪录。
以"高大雄伟、后现代"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目前中国城市建设的又一误区。新建筑之后不断还有最新的、规模更宏大、造价更昂贵的、更加高耸入云的楼层出现,这样循环往复,一个城市雄伟的最高建筑也总在不断变换旗帜。
本文摘自《大困局》
中国城市危与机:大困局
国家“十二五”战略已经开局,新一轮的城市竞争如箭在弦。竞争世纪,谁已被遗忘?区域经济时代,谁在快速崛起?中国的城市竞争已经空前白热化,城市之间为抢夺各种资源而展开的竞争可谓波澜壮阔,令人眼花缭乱。作者收集了中国内地城市在发展定位、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城市发展与竞争过程中失误运作的大量经典案例,也对中国城市圈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融合乱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该书丰富的案例,既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在发展竞争过程中最受人关注也是最为典型的标本,也是目前最具参考性的中国城市竞争MBA案例库。该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观点尖锐、批判性强,对种种城市乱象提出了切中肯綮的批判,具有很强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