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定位:1980年,港澳客人的旅游区。在此期间,"三来一补"企业与深圳同时起步。
特区创立之初,引进"三来一补"加工企业给了珠海最初的发展机会,这是珠海小渔村发展为城市的起步阶段。
1980年,经济仍以传统农渔业为主的珠海"敢为天下先",将自己定位为"建成具有相当水平的工农业相结合的出口商品基地,成为吸引港澳客人的旅游区,新型边防城市"。那几年珠海的旅游业获得较大发展。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珠海很快意识到,真正能帮珠海走上富裕之路的,还是工业制造。珠海的外向型经济就是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
第二次定位:1984年,海滨工业商贸城市。这个阶段工业高速度发展但地缘劣势渐显。
1984年1月,珠海市谋划转型,提出"海滨工业商贸城市,以工业为主,兼营农渔牧业、旅游业、商业,综合发展"的新方针,并制定"外引内联与自办相结合,以外引为主"的工业发展思路。
但此时,珠海的发展受到交通不便的严重制约。珠海前市委书记梁广大对此有切肤之痛,他曾感慨:运一个集装箱从珠海到香港要3000多元,而从深圳到香港只要1000多元,香港是经济发达的国际都市,但因为交通相对便捷,香港的影响很快辐射到深圳、东莞,珠海发展节奏则慢了半拍。
第三次定位:1990年,海滨旅游城市。此阶段,珠海高度重视环保和高科技产业,却失去了首次产业大转移的大好机遇。
珠海在产业选择上过早地抛弃了传统制造业,和第一次产业转型的重要发展机遇失之交臂。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珠三角其他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珠海选择了"花园式海滨工业商贸城市或高科技城市"的定位。
1992年的首次"科技重奖"之后,珠海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含量高的企业作为重点,严格限制兴办低附加值高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利用重奖效应积极引导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珠海错过"三来一补"加工业发展的原始积累阶段,追求跨越式发展,结果造成了珠海工业竞争力整体弱化,工业化进程落后于周边地区。
第四次定位:2000年,三基地一中心。在此期间,珠海由于诸多企业规模过小影响了整体经济的发展。
2000年,珠海确立了珠海"三基地一中心"的城市定位。"把珠海建设成为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有较强吸引力的产学研基地、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成为有较强辐射力和吸引力、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秩序优良、文明富庶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定位似乎给了珠海一定的活力和转机--资源初步得到了整合,生产要素得到了比较有效的配置。但珠海大中小型工业企业之间的关联性差,缺少分工协作,缺少共生的利益土壤。
本文摘自《大困局》
中国城市危与机:大困局
国家“十二五”战略已经开局,新一轮的城市竞争如箭在弦。竞争世纪,谁已被遗忘?区域经济时代,谁在快速崛起?中国的城市竞争已经空前白热化,城市之间为抢夺各种资源而展开的竞争可谓波澜壮阔,令人眼花缭乱。作者收集了中国内地城市在发展定位、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城市发展与竞争过程中失误运作的大量经典案例,也对中国城市圈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融合乱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该书丰富的案例,既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在发展竞争过程中最受人关注也是最为典型的标本,也是目前最具参考性的中国城市竞争MBA案例库。该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观点尖锐、批判性强,对种种城市乱象提出了切中肯綮的批判,具有很强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