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人,与其处于较狭窄环境中的同类相比较,更容易接受宇宙的现实,更能以同化旧的价值观而创造新的价值观,更能作出新的决定,选择新的方向。
--(美国)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
关于谁会成为中国第5个直辖市的猜测与争论,还一直在延续着,但多年过去了,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然而,一个新的热点迅速波及全国,这就是关于建立"新特区"--增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被正式纳入中央决策的层面。
明争暗斗的博弈背后的利益是什么?"新特区"争来的是盛宴还是鸡肋?
"新特区"之争战火蔓延
·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深圳特区的魅力也快要消失殆尽时,为何建立"新特区"还有这么大的感召力?
·顾名思义,"新特区"的称谓是相对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和上海浦东等老特区而言的。
·面对激烈的竞争,沈阳采取了"迂回"战术进行申报,先有省属"新特区",然后再升格为国家级的"新特区"就顺理成章了。
·武汉市以当仁不让的姿态开始冲刺,并宣称,武汉希望借助"新特区"的平台成为中部崛起的旗手和领头羊。
截至2011年10月,有大约16个规划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还有一大批区域经济战略正在等待国务院审批。应该说,随着新区域经济版图的逐渐形成,新一轮气势恢弘的区域经济"大跃进"已经开局。
早在2007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四大经济区域的协调发展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国家第三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争夺,成为2007年"两会"期间的一个热点。
几大区域板块几乎同时发力展开对"试验区"的争夺,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深圳特区的魅力也快要消失殆尽时,为何建立"新特区"还有这么大感召力呢?
首先,顾名思义,"新特区"的称谓是相对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和上海浦东等老特区而言的。既然称为"新特区",其意义和作用不可小觑,理所当然地类似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东南沿海设立的经济特区。那么"新特区"新在哪里?有专家认为:"新特区"与老特区的本质区别在于,"新特区"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确立的背景下建立的,因而,完善这种经济模式又需要进行新的试验探索。还有专家总结:"新特区"的一切魅力都可以归结为,中央以"试验"的名义向地方政府让渡了部分权力,让地方在体制探索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新特区"是中国市场经济的一场更深刻、更全面的改革。专家们的普遍共识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提出和建设,将成为中国下一阶段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担负着探索建设和谐社会、创新区域发展模式、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使命。尤其是滨海新区的设置,着眼点在于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布局出发,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本文摘自《大困局》
中国城市危与机:大困局
国家“十二五”战略已经开局,新一轮的城市竞争如箭在弦。竞争世纪,谁已被遗忘?区域经济时代,谁在快速崛起?中国的城市竞争已经空前白热化,城市之间为抢夺各种资源而展开的竞争可谓波澜壮阔,令人眼花缭乱。作者收集了中国内地城市在发展定位、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城市发展与竞争过程中失误运作的大量经典案例,也对中国城市圈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融合乱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该书丰富的案例,既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在发展竞争过程中最受人关注也是最为典型的标本,也是目前最具参考性的中国城市竞争MBA案例库。该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观点尖锐、批判性强,对种种城市乱象提出了切中肯綮的批判,具有很强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