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概念,演员约翰R26;拉莫塔(John LaMotta)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在制作培训视频时,我们请他扮演片中经理的角色。在排练过程中,他总是把语气正常的开场白变成咄咄逼人的对话。后来我们才知道,因为和他配戏的人没有完成自己的工作,约翰认为这个人是个滑头。因此,无论我们怎么指导(告诉他软化语调,不要表现愤怒等),约翰还是对对方十分轻蔑。尽管他的每一句台词和剧本丝毫不差,但约翰内心先入为主的偏见导致他下意识地流露出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先是改变语调,然后是假笑,举起拳头等。直到最后导演告诉他那位同事工作很努力,是个很受欢迎的人,这时约翰才准确地演出了导演要求。由此可见,如果无法改变主观认识,他是根本无法改变自己的表演行为的。
保罗R26;艾克曼(Paul Ekman)1是一位研究人类面部表情和情绪长达30年之久的学者,对此他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当人们试图掩饰内心真实感受,假扮另外一种情绪时,艾克曼发现虚假表情使用的面部肌肉和真实流露的表情有所不同。例如,欢乐带来的真实笑容会牵动眼部周围的肌肉,而虚伪做作的笑容不会牵动这些肌肉。因此,人们一眼就能看出实情,你是很难掩饰内心真实情绪的。
除此之外,当你观察到一个问题,感到非常懊恼,但决定保持沉默时,你的感受不仅会通过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语言行为得到流露,而且会以其他方式宣泄出来,如冷嘲热讽、损人玩笑或是不合逻辑的推论等。例如,晚餐桌旁,已经29岁却长期失业在家的儿子提醒母亲脸上沾了一根面条,母亲没好气地答道:“是吗?我在你这个年纪时已经有两份工作了。”这话不是明显透露出让她烦心的问题了吗?
可见,当你试图保持沉默时,你的身体语言却在不断发出相反的信号,或是通过讽刺挖苦的语气来暗示真实情绪,这些现象说明──你应当开口表达内心想法了。
本文摘自《如何把人际关系危机转化为合作共赢》
《关键冲突》提供了十分有用的技巧,它重新定义我们在家庭中和工作场所彼此的关联互动。当《关键冲突》变成所有人的必读本时,生产力必然会惊人地提高。残酷的诚实很容易做到,默默忍受不需要什么技巧;既要绝对诚实,又要做到充分尊重,这就需要技巧了。本书帮助你学会如何使人们负责任,不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会导致新的问题,而且能显著、持久地改善彼此的关系。学习了如何处理冲突与对立,你就再也不会从无解的状况中失望、愤怒地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