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我们曾经给一个团队招人。这个团队的负责人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谄上欺下的人,无论从人品到能力都让人摇头。但由于各种原因,公司在一段时间内还不会将他换掉。当时在给这个团队补充人选的时候,我们有两点考虑,一是这个职位的任职者在工作方面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对工作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看法,显然,一个唯唯诺诺的人,在这方面是难以达到要求的。另外,我们也考虑,招来的人应该有一定的领导潜质,以便将来可以做团队的领导。这两方面的想法,是不可能与当时的团队负责人沟通的。
几轮面试之后,最后的人选集中在了两个人的身上。这两个人都是名校毕业,分别毕业于中国最好、最有名气的两所大学,都是MBA,和职位本身相关的能力都具备,能力在伯仲之间。但这两人的性格特点差异较大。
在面试的时候,对这两个人,我们问了同样的一个问题:假如领导安排你去做一项调研,你在花了很多心思,也请教了许多专家之后,拿出了一份你自认为是比较完美的报告交给领导,但领导看了以后,告诉你,你做的结论不对,这和他的判断差别很大。这时你怎么办?(这是一个典型的情境假设类的题目,关于这类题目的使用要点,本书后面将进行详细分析。)
两位应聘者都回答:由于自己刚加入公司,而领导对这个行业和公司更了解,再加上看问题的角度可能不一样,所以自己要回去反思一下,是否自己的结论和观点确实存在问题。
我们接着问:如果你回去认真地分析了自己的报告,而且和更多的内外部专家进行了请教,他们都支持你的观点,这时你怎么办?
两位应聘者的回答还是比较一致:那我就想办法去说服我的领导。而且,就如何说服领导,两人也都谈了自己的想法,客观地说,都是有道理,也是可行的。例如不和领导公开争辩,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借助其他专家的嘴,挑选合适的时机和场合,等等。
接着,我们继续追问:如果你使用了这些沟通技巧之后,发现领导还是坚持让你按他的意见下结论,而你发现,如果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很有可能给公司带来很大损失的时候,你该怎么办?-这属于典型的压力面试的方法,有不少应聘者到这个环节上,基本就快被问崩溃了。
甲:那我就按领导的意见办吧。毕竟他是领导,我要对他的工作负责。而且出了问题,也是由他来承担。
乙:我觉得还是应该继续想办法说服他。如果依然不能说服,而且按他的思路,可能会给公司带来很大损失的话,我会向更上一级的领导陈述我的观点。
问:那你就不怕领导给你穿小鞋吗?
乙:如果他非要这么做,那也没办法。但我不能因此而放弃正确的观点,特别是在可能给公司造成大的损失的情况下。
问:那你会选择离开公司吗?
乙:我相信公司不会容忍这种情况。实在不行,我会请求公司给我调整另外适合我的岗位,如果实在做不到,那我也会选择离开。
从这两个人的回答中,我们感到:首先,这两人的回答应该都是内心真实的反应,其次,两个人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性格上的差异也是比较明显的。按照我们前面对需求的陈述,显然,乙更符合我们的标准。同时,也不难猜出,甲更得到那位团队负责人的认可。后来,在和这个团队的上级领导沟通之后,我们选择了乙。这当然使得团队的负责人不爽。其实,在做这样的选择的时候,我们也知道对乙来说,是存在较大风险的,但当时我们的判断是公司会在不久调整这个团队负责人。
果然,我们挑选的候选人在进入这个团队之后,工作得非常郁闷。在工作中,他表现出很好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其他团队、部门和公司领导的高度认可。但毕竟直接和他打交道的,还是他所在团队的负责人,而这是他本人无力改变的。到公司半年后,他找到我,提出辞职。虽然不出我们的预料,但我还是尽力对他进行了挽留,告诉他再等等机会。遗憾的是,公司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在那几年把那个负责人免掉,最后,这位同事在公司工作了一年半之后,郁闷地选择了离开。当然,他去了一家更好的单位,无论从待遇还是地位来说,都比我们公司强,但无论如何,这样的离开,其实对我们公司和他本人,都不是一个好的结局。
通过这个例子,给了我一个教训,我们在选人时,无论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都不应该把团队领导不希望要的人放进去-当然,由于关系推荐,必须要接的人例外,这种情况不是我们这本书所要讨论的内容。当我们在候选人风格的选择上,和团队领导的期望不一致的时候,最佳的做法是选一个大家都比较能接受的人选,换句话说,通过有效沟通,互相做出让步,从而达成一致。这既是对公司负责任,也是对应聘者负责任。
本文摘自《面试读心术》
本书为面试官提供了系统的面试方法和思路的介绍,并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帮助面试官有效提升面试水平。同时,由于本书的内容来自于作者丰富的实践积累,介绍深入浅出,对于求职者来说,也是一本很好的面试辅导书,有利于应聘者了解面试官提出问题的背后所隐藏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