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计划性这条要求,不可替代性就要稍弱。这个能力要求的来源,是希望任职者能很好地掌握自己的工作,也对下属的工作做出安排。作为一个承担了一定管理职责的主管,缺乏计划性,肯定是不行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在进行条件筛选时把这个条件去除。但如果任职者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弱,是否有其他方法来弥补?做过管理者的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你底下人的自我计划能力比较强,我们的工作就会很省心;如果底下人计划能力差,我们就感觉自己事无巨细,都得操心。把这个体会换个角度想,就可以发现,如果任职者的计划性差,弥补的方法,是他的上级帮他进行计划的安排。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对工作倒也不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实际上,这是把对任职者的要求,转到了他的上级身上。虽然这不是我们希望的结果,但毕竟说明,对任职者的计划性的要求,是有一定的可替代性的。这时,这个条件在排序的时候,就可以往后放。
*排序的第二个原则是:具备这种要求的人,在市场上的可获得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才供给的情况。如果市场上有很多人具备了这些要求,这意味着这类人一是比较容易找,二是薪酬的要求通常不会过高。如果可获得性差,意味着这类人在市场上难以获得。
还是用客户经理的例子来说明。在进行职位需求分析的时候,悟性是我们非常希望任职者具备的一项素质。但遗憾的是,根据我们的经验,有悟性的人并不是那么好找的。如果我们把这条要求放在最前面,我们会发现可能连合格的候选人都没有。因此,按照可获得性的强弱进行排序的原则是:可获得性越强的条件,可以越往前放;可获得性越弱的条件,越往后放,也就是降低在选人时的要求。
*排序的第三个原则是:职位所需要的能力或素质要求,是否能够通过培训获得,以及获得的难易程度。
在上面谈到的客户经理的例子中,涉及了三项能力素质的要求:谈判技巧、客户需求分析能力和压力承受能力。显然,这三项应该都是可以通过培训有所提升的。但压力承受能力与人的性格特质的相关程度更高。对于成年人来说,性格的改变是非常困难的,这代表压力承受能力虽然可以通过培训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但难度很大。而对于谈判技巧和客户需求分析能力来说,谈判技巧和实践经验的相关度更高,客户需求分析能力虽然也和实践经验相关,但相对而言,更容易通过培训获得。也就是说,如果有三位候选人,其他条件都完全一样,一个是压力承受能力较差,一个是谈判技巧不足,还有一个是客户需求分析能力不够,这时我们应该选择第三个候选人,因为他的不足,在进入公司后,比较容易通过培训得到改善和提升。
根据上述的分析,在对这三项要求进行排序的时候,压力承受能力应该放在最前面,客户需求分析能力可以放在最后面,也就是相对来说,更可以容忍应聘者在这方面能力的不足。
所以,对于比较容易通过培训获得的能力,在排序时,可以往后放;而对于那些不容易通过培训获得的能力,排序时就必须往前放。
综合起来,对职位要求进行排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对于完成工作的不可替代性;
*在市场上的可获得性;
*通过培训获得提高和改善的难易程度。
本文摘自《面试读心术》
本书为面试官提供了系统的面试方法和思路的介绍,并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帮助面试官有效提升面试水平。同时,由于本书的内容来自于作者丰富的实践积累,介绍深入浅出,对于求职者来说,也是一本很好的面试辅导书,有利于应聘者了解面试官提出问题的背后所隐藏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