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邮政局的员工史蒂夫•亚当斯(Steve Adams) 总想在上班的时候展示一下自己的个性,于是就打着印有《活宝3 人组》(Three Stooges) 和《华纳巨星总动员》(Tunes Characters) 剧中人物的领带去上班。老板对这些花里胡哨的领带自然不会坐视不管。相互争执了几个月后,老板命令他必须依照行为守则上关于衣着的规定着装,史蒂夫只能遵命。但是,仔细阅读守则后他发现,上面并没有关于吊裤带的规定。现在,他骄傲地穿着吊带裤上下班,而吊带上赫然印着华纳动画的经典形象--“大嘴怪”。
规则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你不能制定一个能够指导所有人类行为的规范。规则总是存在灰色地带,在适当的外力驱使下,总会有人利用这些灰色地带绕过规则。而我们惯用的办法便是在原有规则之上增加更多的新规则。这样,规则自身开始成为麻烦的一部分。
规则总是跟弱点与短处打交道。企业不会制定规则来规定所有员工在一切场合都必须呼吸,因为人们自然就会这么做,而且呼吸行为本身并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但企业会制定出勤的规则,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规则,员工上下班时间就会随心所欲,从而让企业的管理面临困难。规则就像可供起跳的坚实地面,它规定好一系列的规范举止,禁止另外一些不规范的举止( 如果人们遵守规则的话)。
人们总是违反规则,我们只能出台更多的规则制止违规行为;可是由于天生的局限性,人们总可以逾越这些新增的规则。而且,受到太多规则束缚的人会感到不被信任--一旦失去对规则( 以及规则制定者) 的忠诚,他们便会像史蒂夫•亚当斯一样竭力摆脱规则的羁绊。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它会持久地损害构成社会基础的诚信体系。规则每失败一次,我们对它的信任便减少一分。由于破坏了制定者和被约束者之间的信任,规则--这一昔日人类用来约束自我的基本武器,正在失去力量。
规则的性质注定了它无法在行为的某些领域发挥效力。比如说,怎样为“公平”制定规则?什么样的语言才能为“公平”--这样的主观价值赋予法律执行力?你可以在规则中把所有的“不公平”行为列出来,但随之而来的矛盾、偏颇和漏洞却永远无法避免。举例来说,在商业领域,怎样在合同中规定取悦客户?永远不能。你只能在合同里限定最小发货量,制定方便客户执行的日程安排,甚至注明违约赔偿金额。但是,你永远无法在合同里规定这些优惠客户的条款必须让你长期成功地取悦客户--为行为充当坚实地板的规则,不经意间也成了阻碍我们高飞的天花板。
本文摘自《方式决定一切》
在HOW时代,不仅要“放手去做”,更要“正确的做”“遵从规则”已过时,“超越规则”是杀手锏不仅考虑“能够做”,还要学会“应该做”
安然、AIG、三鹿奶粉、国美等,接二连三的公司丑闻突然间让我们发现:自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可以说,信息技术催生了“透明文化”,同时也宣告了全新的“HOW时代”的到来。
《HOW时代》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
HOW比WHAT更重要 在透明文化盛行的今天,产品和技术(做什么)极易被复制,而正确的方式(怎样做)才最具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