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商业行为和经济衰退深感失望的同时,我们还开始切身体会到技术对文化的穿透力。刹那间,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被剥去外衣,隐藏其下的瑕疵暴露于人前--惊暴性丑闻的天主教堂,篡改学历的橄榄球教练,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编造新闻的《纽约时报》记者,各个社会领域的偶像们树立起来的积极形象突然变得不堪一击。这些曾受到敬仰并被当做社会成功典范的组织和个人辜负了我们的信任。当他们取得成功的背景故事被一一曝光后,我们发现其中充斥着大量“想做就做”的权宜手段和短期的价值取向。这些曾经为我们演绎出励志乐章的社会精英,如今却让我们丧失信心,让我们不禁质疑自己所信仰的价值体系。出于本性,我们曾经相信,长期的成功并不能建立在贪污腐败的基础上,但在这样一个世界,要想成功,你还能依靠什么呢?然后,世贸双塔轰然倒塌,全球范围内一系列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由此开始--马德里、伦敦、巴厘岛,以及其他地方--加上全球各地不断发生的局部战争,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安全--似乎连我们的基本人身安全都无法得到完全的保障。
这不是我们的三角凳第一次遭受到冲击:“二战”、“越战”、水门事件、20 世纪70 年代的中东冲突与石油危机( 这些只是50 年来发生的世界大事的一部分),都带来了相同的震荡和不安。其实经济兴衰、社会腐败和信用丑闻并非新鲜事,然而这次与以往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第一次能够实时地、近距离地观察这些事件。现在,发生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大事都会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未经消化和过滤的信息洪流无时无刻不在轰炸着我们,让我们无暇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当三角凳开始倾斜,变数带就会随之扩张。此时,为了填充这一变数带,人们会四处寻求安全感--那些能让我们感到稳定并重拾生活信心的事物。
规则的软肋
想要实现梦想,取得成功,首先需要一个稳定的、整体一致的、可预知的客观环境;正如想要跳得更高,首先需要一个坚实的地面做基础一样。篮球运动员总是比沙滩排球运动员跳得更高,是因为他们在坚实的木制地板上比赛。如果你的脚下是片柔软的沙地,跳跃就困难许多。变数带不仅描述了个体与事物确定性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描述了我们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民主社会,我们通过法律寻求规则,并从中获得所需的确定性、持续性和可预知性。在壁垒资本主义时代,我们长于规定规则,但是,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们开始觉察到:规则在拖我们的后腿。
原因很多。首先,制定规则这一方法本身就注定它在指导人类行为时缺乏效率。规则并非无中生有,立法机关和组织是为了禁止某种不当行为而设立规则,但这都是对已发事件的反应:交通事故率过高,就限制时速;发生了几起犬只伤人事件,就限制养狗;发现有人购买新款iPod 后马上退货并套现信用卡,就对这些人实施消费监控。规则的出台总是出于某个原因,但是,大多数人都缺乏追问这一原因的精神。由于从不了解立法史,他们对规则始终抱着肤浅的、表面的认识。出于这个原因,总会有人想要钻空子,打规则的擦边球。
本文摘自《方式决定一切》
在HOW时代,不仅要“放手去做”,更要“正确的做”“遵从规则”已过时,“超越规则”是杀手锏不仅考虑“能够做”,还要学会“应该做”
安然、AIG、三鹿奶粉、国美等,接二连三的公司丑闻突然间让我们发现:自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可以说,信息技术催生了“透明文化”,同时也宣告了全新的“HOW时代”的到来。
《HOW时代》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
HOW比WHAT更重要 在透明文化盛行的今天,产品和技术(做什么)极易被复制,而正确的方式(怎样做)才最具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