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巨头搏浪

2014-10-31 12:31:12

  移动互联网作为移动终端、移动通信与移动信息技术联合推动下形成的产物,在中国已经进入了第14个年头。从2000年11月10日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计划”,旨在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价值链开始,历经GPRS时期(图像、铃声等)、WAP时期(移动新闻、小说、音乐等)、功能应用时期(手机QQ、手机搜索等)、基于LBS的移动互联网时期(移动地图、新浪微博、微信等)四大阶段,现已拥有更加便捷的用户体验、更加丰富的应用功能、更加精准的用户定位,赢得了众多用户的偏爱,在用户数量、市场规模、硬件出货量、网民覆盖率和普及率等方面全面赶超传统的PC互联网市场,成为现阶段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至今,虽然面临着诸如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中小企业发展举步维艰、移动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不适应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需要、产业缺乏统一的监督与管理,以及行业竞争乱象较为严重等问题,但伴随着政策倾斜力度的加大、市场竞争的日趋规范和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的加强,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正在朝着系统化、规范化和平台化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从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三大互联网巨头铺天盖地的兼并、收购的移动互联网布局较量中可见一斑。

  中国5亿的手机网民规模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人口基数,3G和4G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普及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营造了优良的环境,移动技术的不断优化创新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插上了翱翔的翅膀。如此种种,将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推向了“史无前例”的地位,移动互联网也因此肩负着越来越大的历史使命。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将朝着推动互联网整体产业深化、改革升级传统产业、个性化精确化服务应用的加深、跨平台的移动技术的互联互通这几大方向发展,成为中国各大经济主体深化发展的有力武器。

  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来获取服务的新兴业态,是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移动互联网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包含从用户最直观的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等)、操作系统(安卓、苹果、塞班等)层级,到中间的移动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等)、零售商层级,再到“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发与投放层级共九个方面的内容。

  移动互联网吸收了WEB1.0网络互联的特点和WEB2.0的社交优势,真正实现了信息与信息之间的智能化连接,借助移动通信技术随时随地的特点和互联网开放互动的功能,以更加多样的接入终端、更加稳定快捷的传输技术、更加方便人性的用户体验,为用户随时随地地提供包括位置精确定位、移动电子商务等在内的诸多服务。

  移动互联网作为移动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融合、交互的产物,继承了移动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两者的行业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确性

  移动互联网相较于传统的PC互联网,在业务和服务上的精确性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在传统PC互联网基础上开放、延伸的产品,用户在移动场景下使用移动互联网服务时,服务器与后台管理员可以得到用户的位置、语音、消费等线上和线下信息,从而方便地通过对用户这些信息的精确分析,了解用户的行为特征,实现对用户的精确定位。相较于传统的PC互联网仅仅能够识别用户自定义注册的用户名、账号名等线上信息,其所搜集的信息更真实,覆盖面更为广泛(涵盖了线上、线下各种类型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也更为精确。

  二、便捷性

  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体现在它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式,充分地利用了用户的碎片时间,用更加可视、直观的展现形式让人们可以在任何零碎的时间、随时随地地享受到移动互联网的各类服务。移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接入无线网络,把使用互联网的时间穿插到一天的各个时间点里面,让互联网的服务渗透到更多的时间缝隙中,使用户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价值。

  三、扩展性

  移动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创造了众多的创新业务和新型产品,各类应用程式、软件基于规范化的操作平台,用户只需从一种移动终端中进入,便可享受种类繁多的移动互联网服务,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众多问题。移动用户会发现,似乎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移动应用与移动产品、服务中找到解决办法(虽然这种特点有时候会过分地打扰用户的正常生活)。移动开发平台的开放性保证了移动互联网具有强大的规模和发展的可扩展性,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

  移动互联网友好的用户界面(更多图片的呈现,弱化了文字在宣传中所起到的作用)帮助其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强大而便捷的功能(内容推送与实用功能并存)帮助其成功地激发了投资者投资该领域的信心,使得不论是在全球移动互联网市场还是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上,都迅速积累了用户人气。

  据联合国下属机构国际电信联盟(ITU)2013年下半年发布的全球互联网年度报告《2013年信息社会分析》,2013年,全球网民达到27亿人,移动网民数量超过20亿人,移动互联网连接数突破68亿个,其规模已经接近全球人口的总体规模。

  从区域分布情况看,27亿个移动网民中,美洲移动宽带用户达到4.6亿个,亚洲地区移动网民数量达到8.95亿人,年度复合增速达到45%,亚洲地区特别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已成为现阶段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主要的推动力之一,而这其中又以中国和印度为主。

  发展中国家作为移动互联网设备增长与网民数量增长重要的推动力,其2007~2013年移动网民的复合增长率达到75%,远远超过发达国家20%的移动网民增长幅度,如图1-1所示。

  

  图1-1 移动网民增长率示意图

  美国网络媒体Business Insider的总编辑兼CEO亨利R26;布洛格特(Henry Blodget)于2014年3月所发布的全球《移动互联网的未来》产业发展报告中用移动终端设备在所有联网设备中的占比、智能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的出货量等量化指标刻画了全球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市场规模,并从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设备的时间分布与对比中展示了移动互联网带给用户的巨大财富与变革,同时该份报告还基于各量化数据对未来全球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的展望。

  从《移动互联网的未来》产业发展报告中可以看出,2013年全球可联网设备中,传统的个人计算机仅占整体16亿台市场规模的两成,约3.2亿台;而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电视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则从2004年的不足2亿台发展到2013年底的13亿台,成为这个阶段可联网设备的主力军,如图1-2所示。

  

  图1-2 全球可连接互联网设备出货情况

  资料来源:Gartner,IDC,Strategy Analytics,Company Filings,BI Intelligence.

  而在这其中,智能手机作为移动智能终端的代表性产品,2013年的出货量已经接近10亿部,如图1-3所示。

  

  图1-3 不同厂商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资料来源:BI Intelligence.

  平板电脑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与传统的个人计算机的竞争中也逐渐脱颖而出。截至2013年12月,全球平板电脑的出货量达到2.171亿台,相比于2012年的1.442亿台,增幅达到50.6%;相比于传统的个人计算机8 260万台的出货量和W22;6.9%的“增长”幅度,已正式成为这场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硬件设备竞争中的胜利者,如图1-4所示。

  

  图1-4 全球计算机出货量

  资料来源:Gartner, IDC, Strategy Analytics.

  以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作为移动智能终端新兴的发展业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可以预见,移动可穿戴设备在未来的数年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硬件终端领域发展最为迅猛、增长幅度最快的领域,如图1-5所示。

  虽然现阶段的移动终端设备已经在与传统的互联网终端设备的竞争中胜出,在市场规模、增长幅度、拥有量以及行业发展活力各方面具备全面优势,但随着移动用户积累的逐步完成、新型移动终端设备更新频度的放缓,未来的增长幅度将日趋下降,逐步步入稳定发展的阶段。

  

  图1-5 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预测

  资料来源:BI Intelligence, ABI Research, IMS, Juniper.

  这种特点在发达国家的移动市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以美国市场为例,美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从2010年1月的18%到2013年10月达到65%的峰值之后,增幅日趋放缓,如图1-6所示。

  

  图1-6 美国智能手机曾普及率(2010.1~2013.10)

  资料来源:ComScore.

  美国智能手机的年同比增幅基本维持在30%左右,稳定增长成为发达国家移动终端设备发展的主旋律,如图1-7所示。

  

  图1-7 美国智能手机市场:年同比净增幅

  资料来源:ComScore,尼尔森公司。

  未来移动终端设备销量的增长、全球市场的发展重心将逐步由发达国家过渡到发展中国家,发展机遇将主要由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中国和印度)提供,如图1-8所示。

  在我国,顺应全球移动互联网良好的发展环境,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主要是人口基数大)和经济体制(正处于移动化进程的关键时期),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发布的《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可以看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人,较2012年底增加了8 00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占比由2012年年底的74.5%提升至2013年的81.0%,如图1-9所示。

  

  图1-8 2014年智能手机销量

  资料来源:Mediacells Via The Guardion.

  

  图1-9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资料来源:《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预计到201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 000亿元。移动互联正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图1-10所示。

  

  图1-10 2010~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与移动网民的规模增长相对应,2013年我国智能手机的保有量为5.8亿部,同比增长60.3%,如图1-11所示。大中型城市智能手机逐渐趋向饱和,移动终端设备开始不断向三四线城市渗透,智能手机价格不断走低,国产智能手机占比日益扩大,这是2013年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呈现的几大特点。

  从移动互联网的细分市场来看,传统的移动增值市场份额持续下降,以移动购物、移动营销为代表的新兴社交应用占比继续扩大。2013年,移动购物在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中占比为38.9%,移动营销的市场规模占比也达到14.6%;而传统的移动增值市场32.5%的市场份额在2013年首次落后于新兴的移动购物的市场规模,显示出用户对移动互联网新兴的使用需求的不断丰富,移动互联网新兴应用逐步得到用户的偏爱与认可,移动互联网所承载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大,呈现出各细分领域全面增长的发展态势,如图1-12所示。

  

  图1-11 2010~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保有量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图1-12 2010~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细分行业结构占比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我国的移动互联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增长,一方面,由于移动互联网随时、便利的特性很好地迎合了当前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人们碎片化地使用网络的习性,用户告别了PC互联网时代被禁锢在计算机前的尴尬局面,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各种各样的服务;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在用户数据收集的覆盖面上远远超过PC互联网,企业能通过对同一用户(同一手机号、设备号)实现线上、线下数据的贯通,更加精确地刻画一个移动用户的互联网形态,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予营销和推广信息,不仅提升了宣传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营销成本。成本优势的逐步凸显与移动网民数量的日趋攀升刺激了广告主、营销业者投资移动互联网热情的不断高涨,在需求层面上推动了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基于上述因素,移动互联网在发展的初期就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移动互联网将将成为助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短短数年,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知不觉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但我国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仍然处在发展的早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变化”仍然是行业今后发展的主要特征,革新与突破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

  在未来数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逐步深化。

  第一,移动终端设备将日趋丰富。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未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已成为重要的移动互联网终端,电视机、车载设备正在成为终端,眼镜、手表等媒介都可能在未来成为泛移动终端,让人们以更加多样化的触媒介质,随时随地地体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诸如指纹识别技术、语音输入技术等高新科技将逐步运用于各类移动终端当中,也将为移动用户的智能生活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第二,移动互联网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将催生新的应用模式。

  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传统行业、线下产业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两者紧密的结合,一方面可以拓宽传统行业业务推广的渠道;另一方面也改变着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形态,催生出新的应用模式。随着移动互联网与其他产业融合力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将朝着智能化、规范化、系统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多样化的技术合作方式实现移动互联与其他产业的完美融合。

  第三,移动生态体系将成为移动应用、功能分发的主要载体。

  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将逐步告别现阶段“群雄割据”的发展格局,形成3~5个集成、统一的移动生态体系(除了BAT互联网巨头各自构筑的移动互联网生态体系,我们还会有惊喜吗),在生态体系上网罗包括功能应用、内容投放、账户管理及硬件开发等多个环节的功能,使移动用户在一个平台上、一个体系下就能享受全方位的服务,移动互联网的营销业者也能基于统一的标准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更加快捷的“一站式”服务。

  第四,移动互联网内部数据挖掘方法将日趋成熟。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带动,我国移动互联网相关企业(包括运营商、应用开发商、企事业单位等)将收集到越来越多的舆情数据与用户行为数据,移动互联网在数据层面上将逐渐步入“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网所能收集的信息将突破传统PC互联网时代对用户信息的界定,在信息覆盖的广度(不仅包括线上,还拥有线下数据)、信息收集的深度(不仅拥有用户个人基本属性数据,还有地理位置信息数据、定位数据、消费数据等)、信息覆盖的宽度(跨越了平台、地域等方面的限制)上实现历史性的突破。未来,随着大数据相关技术的日趋成熟,数据挖掘理念的不断深入,针对用户个性化定制的应用服务和营销方式将成为发展趋势。

  

本文摘自《移动互联时代的O2O营销革命》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字营销而今正真真切切地给每个营销人提出挑战。面对O2O的商业迷雾,本书致力于探讨O2O营销的逻辑,帮助O2O营销从业者理清面临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从营销角度详细讲解了O2O风生水起的市场背景,应用O2O的终极兵法和成功运作O2O营销的重要启示,从挖掘商机、对话顾客、布局O2O三个方面详解如何进行O2O营销,并对O2O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移动互联网给O2O营销带来与众不同的精彩,本书呈现的策略思维和商业知识有助于营销人员、营销管理者成功运作O2O营销,并快速取得回报。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