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传递
当清教徒们第一次踏上马萨诸塞州的土地时,他们惊奇地发现当地的印第安人竟会为自己的财产取名。印第安人这种对待财产的情感令清教徒们十分好奇。1764年,“印第安人的礼物”已成为了一句俗语,托马斯·哈钦森a在其撰写的殖民地的历史中,向读者们这样描述道:“‘印第安人的礼物’是一句俗语,表示某人送出礼物后期待着同等的回报。”当然,这句俗语一直沿用至今,有了更宽泛的含义。今天,如果某人蛮横地要求我们归还他已送出的礼物,我们会称他为“印第安式送礼人”。
想象一下这样一幅情景。一个英国人来到一个印第安人的部落做客,为表热情,印第安人便邀请他用烟斗一同抽烟。烟斗由一块质地较软的红石雕成,一直在印第安各部落间相互赠送。通常在一个部落保留一段时间后,迟早便会归还。于是,仅仅出于礼貌,印第安人在临别时便把烟斗送给了这个英国人。这可乐坏了他,多好的一件东西啊,简直可以做大英博物馆的展品了!于是他便把烟斗带回了家,陈列在壁炉架上。时光飞逝,一天相邻部落的几位首领来到这位英国人家里做客。英国人惊讶地发现,他的这几位客人居然对他的烟斗有所企图。最后,翻译向他解释到,如果他想表现诚意,就要请这几位首领抽烟,并把烟斗归还。惊骇之下,英国人便发明了“印第安式送礼人”一词,来形容这群对私人财产概念淡薄的人们。“印第安式送礼人”的反义词应该就是“白人主人”(或“资本家”)一类的词吧。这些人本能地会将流通的公共财产据为己有或送进博物馆(或者在资本主义的意义上,将这些财产聚集起来用于生产)。
印第安式送礼人(至少原始的是如此)主要是这么理解礼物的所有权的:无论收到了什么礼物,我们都必须再送出去。如果想留下礼物,就必须用其他同等价值的东西替代。就像台球一样,只有在撞击之后,球的动力得到转移,反弹回去才会停下。你可以留下你的圣诞礼物,但如果你不送出去什么,那么你的圣诞礼物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礼物了。如此传递下去,一份礼物有一天可能会再回到最初送礼者的手中,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事实上,相比收回自己送出的礼物,人们更希望收到一份新的礼物。因此,印第安人的观念本质上是“礼物必须永远在人们手中传递”。当然印第安人还有其他一些形式的财产,这些财产所有权是 有限的、不流通的,但礼物必须一直在人们之间传递。
部落中人将礼物和财产区分得十分清楚。他们对于礼物的观念通常在其法律中都有所体现,如“一人的礼物并不能为另一人所有”。英国社会人类学家温迪·詹姆斯告诉我们:在非洲东北部有一群乌都克人,在他们之间“任何财富,不论是动物、粮食或是金钱,只要是由一名族人转送给另一人的,都属于礼物。礼物只能被使用,而不能投入生产。若这种转送的财富成为了某位族人的私产,用于投资和生产,那么人们就会认定他做了不道德的事,亏欠了礼物最初的赠送者”。如果你将别人赠送的一对山羊留下繁衍产仔或者去换一头牛,“那么你将会受到指责,认为你是占了别人的便宜而致富。将礼物贮藏或用于投资是不道德的行为,事实上是欠了别人的债。人们会诅咒这些财富很快会毁于一场风暴……”
在这个事例中,族人间相赠的山羊,就类似于我设想的情景中在人们手中传递的石烟斗。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一件物品只要是礼物就必须一直被传递,因此在这个例子中,收到这对山羊的人应该举办一场派对,邀请所有部落成员前来饮宴。山羊不必归还,但它们也绝不能被用来生产羊奶或产仔繁衍。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你没有这样处理礼物,而是将一种形式的财产转变为另一种,那么人们就会有一种即将大祸临头的预感。在民间传说中,试图留着礼物的人常常都横死;在温迪的故事中,人们诅咒的报应是“风暴”(但事实上,对于大多数部落族人来说,不正确处理礼物,所受的报应往往比风暴可怕得多。若一个人试图在部落中将礼物商品化,他就必然会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民间传说,我们便可以从另一个截然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一切。民间传说像是一个群体共同的梦,它混杂了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人们常常用那种催人入眠的低沉语调讲述它。这里我所选择的第一个故事,是由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苏格兰女人收集整理的。
女孩与死尸
从前有个老妇人,她有三个女儿。一天,大女儿对母亲说:“我是时候该去外面闯荡一下了。”母亲说:“我给你烤块面包,你带着上路吧。”面包烤好后,母亲对女儿说:“这里有两块面包,一块大的,一块小的。你是选择小面包和我的祝福,还是想要大面包和我的诅咒呢?”“我选择大块面包和你的诅咒。”大女儿回答道。
于是带着大面包和母亲的诅咒,大女儿上路了。当夜幕降临,黑暗将她包围时,她便坐在一处墙角,开始享用她的面包。不远处,聚集着一只鹌鹑和它的十二个孩子,还有一群小鸟。“能不能请你分给我们一点食物?”它们请求道。“不行,你们这些丑陋的家伙,”大女儿回答道,“我自己还不够吃呢!”“我诅咒你,”鹌鹑咒骂道,“我的十二个孩子也诅咒你,不过你母亲的诅咒才是最恶毒的。”大女儿生气地起身离开了,那块面包还没让她吃个半饱。
走了没多远,大女儿就看到了一座小屋。明明看着还有挺远一段路,但没走多久,她就到了门口。她走上前去敲门,只听屋里传出一声叫喊:“谁呀?”“我手脚勤快,想在这里做女佣。”“我们是需要个女佣。”门一下子打开了。
大女儿的工作是要彻夜不眠看守一个死人。死者是女主人的兄弟,他的尸身死后仍不安宁。作为报酬,她将获得一配克的金币和一配克的银币。守夜时,她有吃不完的坚果,用不完的针线和顶针,床上铺的盖的都是绿色的丝绸。她可以白天睡觉,晚上守夜。
然而,第一晚大女儿就在椅子上睡着了。女主人走进来,用一根有魔法的棍子把她打死了,并把她的尸体丢到了一堆厨房垃圾里。
不久,二女儿对母亲说:“我是时候该像姐姐一样,去外面闯荡一下了。”母亲烤了面包,二女儿也选择了大块面包和母亲的诅咒。结果,她姐姐的遭遇也
同样在她身上重演。
不久,小女儿也对母亲说:“我是时候该像两个姐姐一样,去外面闯荡一下了。”“我给你烤块面包吧,”母亲问,“你要小块面包和我的祝福,还是要大块面包和我的诅咒呢?”“我想要,”小女儿想了想,“小块面包和你的祝福。”
于是还是沿着那条路,小女儿带着小面包和母亲的祝福出发了。当黑夜降临,黑暗将她包围时,小女儿坐在墙角,开始吃她的面包。不远处,聚集着一只鹌鹑和它的十二个孩子,还有一群小鸟。“能不能请你分给我们一点食物?”它们请求道。“我很乐意,可爱的小生灵们,如果你们愿意为我取暖的话。”小女儿将面包分给了它们,所有鸟儿都吃饱了。鸟儿们张开翅膀将她环绕其中,直到她在温暖中舒适地蜷起身。
第二天早晨,她看见一座小屋(以下工作报酬等内容与上文相同,不再赘述)。晚上,小女儿一边坐着看守尸体,一边做针线活打发时间。半夜时分,死尸突然坐起来,狰狞地咧嘴冷笑。“你要是不赶紧躺回去,我就用棍子给你好看。”小女儿大喊道。死尸躺了回去。但没过一会儿,他又用一只胳膊肘撑着坐起来,开始狞笑;再次躺下后,又第三次坐起来狞笑。
当他第三次坐起身时,小女儿便用棍子重重地打他。但是,棍子一端却粘在了死尸身上,而她的手也粘在了另一端。接着他们便一同跑出了门。死尸拖着她在灌木丛中狂奔,身旁的灌木参差不齐。一路坚果撞着他们的眼睛,李子打着他们的耳朵,直到最后穿过了灌木丛。后来他们返回了家中。
最后,小女儿得到了一配克的金币和一配克的银币,以及一瓶cordial药水。她找到了她的两个姐姐,用药水令她们起死回生。她们让我坐在这里讲述这个故事,后来怎样了我也不知。她们若生活幸福,自然很好;如若不是,那就这样吧。
在这个故事里至少提到了四个礼物。首先当然是面包,这是母亲送给女儿们的临别礼物。当小女儿把面包分给小鸟时,面包又成为了第二个礼物。她令礼物一直传递着——这也是本故事所宣扬的道德观念。最后,小女儿因为正确处理了礼物,她除了能够活下来以外,还得到了其他一些回报。第一,她和鸟儿们得以果腹;第二,鸟儿们帮助了她;第三,她整晚都保持清醒,并且完成了任务。(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结果都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是传递礼物的回报。)
第二天早晨的cordial药水便是第三个礼物。“cordial”原本指一种利口酒,喝下去后能令心跳加速。这个故事最初是用盖尔语讲述的,在原始的版本中用的是“ballen ocshlaint”一词,直译过来就是“有灵液的乳头”或“有令人康复的液体的乳头”(“灵液”指的是一种流动的液体,而不是神灵的血液)。所以这里女孩得到的是一小瓶治愈药水,它不同于经常出现在世界各地民间传说中的“复活水”。治愈药水是有力量的,正是凭借这种力量,女孩才得以使她的姐姐们复活。
治愈药水是作为女孩完成任务的奖励而出现的。它是一份礼物,但是在告知三个女儿工作报酬时,都没有提到它。我们稍后再讨论药水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看看,女孩获得这份礼物之后又做了什么。我们再一次地发现,这个女孩一点也不愚蠢——她继续将礼物传递下去——将药水给了她的两个姐姐,令她们起死回生。这也是本故事中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份礼物。
这个故事也让我们知道了,如果不将礼物传递下去将会发生什么。不被传递的礼物则失去了它作为礼物的价值。在威尔士人的传统信仰中,如果仙女施舍给穷人面包,这些面包一定要在当天吃完,不然第二天面包就会变成毒菌。如果将礼物比作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那在故事中正确处理它,将礼物传递下去的小女儿,本身也就成为河流的一条支流。如果有人想拦截河水的流动,可能会发生以下两种情况:河流不是淤塞了,就是灌入此人的身体,直到灌满后从中迸裂出来。在这个故事中,并不是母亲的诅咒令前两个女孩遭受不幸。夜鸟给过她们第二次机会,如果她们慷慨一些的话,鸟妈妈就不会再次诅咒她们。相反,是因为她们试图阻止河流的流动,认为拥有更多的东西更重要。结果很明显,占有着礼物的人,最后将一无所有。她们没有成为河流的一条支流,也无法享受传递礼物所能收获的好处,而好处之一就是能使她们活命。母亲的面包已经在她们的肚子里变成了毒菌。
对于礼物的传递还有另一种方式解读,那就是礼物必须永远被使用,被消耗,被食用。礼物是一种注定被消灭的财产。在我们讲述的两个故事中的礼物都是食物,这并不是一个巧合。食物是礼物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因为显然食物总是要被吃掉的。即使有时礼物不是食物,而是我们能够想到的某种耐用品,我们也常常用某种食物来指代它。在特里布里恩群岛,贝壳项链和臂环是一种仪式上的礼物。岛上各部落间送礼时,有个特别的仪式。送礼者需要将礼物扔在地上,并喊道:“这儿有些食物,我们吃不了。”还有一个例子,在温迪·詹姆斯曾研究过的另一个部落中,有个人因为女儿出嫁而收到了一笔彩礼。他说他将把这笔钱送人,绝不会自己花掉它。然而,他是这么解释的:“我因为有孩子才获得了这笔钱,而孩子是上帝赐予我的。我不能吃掉这份礼物,我必须将它送人。”
我们知道的许多著名的礼物体系,都是以食物为核心的,它们对待耐用品也像对待食物一般。沿太平洋西海岸居住的美洲印第安人部落,有一个夸富宴(polatch),polatch原指“一顿大餐”。最初的夸富宴,是由一位部落成员所举办的,一顿延续数天的盛宴。他希望借由这顿大餐提升地位,得到广泛认可。Polatch可做动词,马歇尔·莫斯将其译为“滋养”、“消耗”;做名词使用时,“potlatch”的意思是“设宴者”或是“使人吃饱喝足的地方”。夸富宴也包含了耐用品,但在节日中,这些耐用品也要像食物一样被消耗掉。于是他们烧掉房子,把仪式用品通通毁掉,丢入大海。海达族,就是一个有夸富宴的印第安部落,他们称举办这种宴会是为了“消灭财富”。
上述最后一些例子,说使用、消耗、吃掉礼物真的就意味着毁灭礼物,但更简洁更准确地说来,它的意思是礼物是为了送礼者而毁灭的。在赠送礼物的过程中,是交易本身消耗了礼物。现在,我们都清楚送出礼物后,总会收到什么。但是如果我们在送礼时,向对方提出一个具体条件,那么送出的东西就不能被称为礼物了。在故事中,如果女孩要求鸟儿付钱来买她的面包,那么整个故事的基调就会不同。但相反,女孩无偿地献出了面包:当她送出面包时,母亲的那份礼物就没有了。女孩既无法继续支配它,也无须对母亲回报,对她而言礼物已经被消耗了。这就是我所说的礼物的“消耗”——当一个人礼物传递给另一人,同时并不奢望得到任何回报时,礼物就被消耗了。因此,礼物的消耗近乎等同于礼物的传递。市场交易通过付钱来维系平衡和稳定,但当你赠送礼物时,会产生一种推动力,这份力量会在人与人之间传递。
对于被消耗的物品,我必须再多说两句,因为西方工业国家以“消费品”闻名,但我所指的与之绝不相同。不同之处仍在于交换的形式,商品本身的包装更具体地体现了这种形式。我记得我第一次去珍稀书展时,看见梭罗、惠特曼和克莱恩的著作初版都被仔细地用热性塑料包装好,在内侧贴上了价格标签。在某种程度上,由简单的密闭塑料包装后,原本是活力载体的书籍变成了商品,这就像是为了使面包的保质期延长,而在其中加入化学物质一样。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买家和卖家就像各自呆在一个塑料包装里,并没有交换礼物时的那种接触。同样也谈不上感情和传递,因为商品交换在于维系平衡,确保交易过程中不会消耗任何东西,不会牵扯进一个又一个的人。商品是在所有者手中消耗的,而不是在交易的过程中。
渴望消耗物品是一种贪欲。我们希望世间一切都能像空气和食物一样,流过我们的身体。但只有我们口渴和饥饿时所需求的东西,才能被吃进我们体内。商品仅仅只能勾起我们的贪欲,却不能满足它。商品消费者就像被邀请吃一餐饭,这顿饭既不能让他吃饱也无法燃起他的热情。饭桌上他谁也不认识,他却被引诱着去偷吃别人的东西,但他无法从中获得营养。最后,他还是觉得很饿,而且感到沮丧和疲倦。就像我们被自己的贪欲牵着鼻子走,最后却一无所获时的感觉。交换礼物有诸多好处,如我们所知,这些好处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这就产生一种压力,要求人们将财产转变为礼物赠送。这种压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令礼物保持传递的动力。当乌都克人警告一个试图阻止礼物传递的人说,风暴会毁掉他所有粮食时,真正招致风暴的其实是其他人对礼物的欲望。礼物一天没有被吃掉,人们不息的欲望就会不断增长。格林兄弟搜集到一个叫《忘恩负义的儿子》的民间故事:
从前有个男人和他的妻子拿了一只烤鸡坐在大门外,打算两人一起吃。这时,男人看见自己的老父亲走了过来。平时男人对待父亲就很吝啬,于是他便迅速地把烤鸡藏了起来。老父亲走了过来,喝了口水便离开了。
于是,儿子便又打算把烤鸡拿出来,但就当他刚刚碰到时,烤鸡已经变成了一只蟾蜍跳到了他的脸上,怎么都不下来。
如果有人想把它赶下来,蟾蜍便会恶毒地看着他,就像要跳到这个人脸上似的,因此没有人敢去碰它。这个忘恩负义的儿子还必须每天喂蟾蜍东西吃,不然蟾蜍就会吃他的脸。所以,他每天必须顶着脸上的蟾蜍各处奔走。
蟾蜍象征着渴望,当礼物停止传递,或者当一个人的礼物成为了另一个人的财富时,这种渴望就产生了。当人们对于礼物好处的渴望达到了一定程度而礼物却被藏起来时,人们心中就会产生一种憎恨之情。若有钱人将财产大量囤积,就会有许多窃贼和乞丐企图从有钱人的妻子那里得到一些财富。类似这样的故事,说明人们在一些力量的驱使下,不得不保持礼物的传递。有些财产是注定要被消耗掉的,因为我们没有能力保存它。我们别无选择,或者说我们只能选择要么将礼物继续传递下去,要么遭受报应。换句话说,我们要么选择蟾蜍所象征的人们无声的贪欲,要么选择优雅地毁灭。这样一来我们的礼物在被消耗的同时,人们心中的欲望也被消除了。
本文摘自《创新精神如何改变世界》
作为一部现代经典著作,《礼物》巧妙机智地为创造力的价值,以及其在如今被金钱和物质充斥的文化中的重要性而辩护。本书阐述了在我们所生活的、被金钱驱使的社会中,创造力有多么的重要。书中还列举了一系列文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的例子,充满了知识和趣味性。本书25年后再版,比当初更加值得人们深思。
《礼物》以完全新颖的角度审视这个世界,给人启发又具有革命性,对于那些在字里行间发掘出经典智慧的读者们,这本书对他们来说本身就是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