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病了的星球上,不可能生活着健康的人类。
——托马斯·贝利(Thomas Berry),文化历史学家
惊鸿一瞥:环境危机
五大看点:
1.气候变化是真的在发生,并且是几乎不可逆的。全球变暖是经济活动的结果,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极端的天气情况,导致了死亡、物质的损毁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地球的温度正在接近灾难性的级别。
2.关键性资源正被耗尽。由传统油田提供的石油量在2006年达到顶峰,但现在全球能源需求还在上升,因为成百万的消费者正迈入中产阶级。水资源的紧缺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对现代科技至关重要的稀有矿产正变得越来越稀少,因此也就越来越贵,越来越难以获得。
3.环境危机的影响可能会是灾难性的。乐观一点儿的情况是企业利润大大减少,严重的话,世界经济可能进入大衰退,还会出现饥荒和大范围的社会动荡。
4.低碳从代表着企业有社会责任感演变成了企业必须要达到的底线。减少碳排放将会成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必须在运营和决策过程中植入环境意识,创造出一种企业文化和经营方式,以把企业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5. 转型的思维和运作模式将是必须的。领导者们本身必须要从转型的视角去看问题,清晰地向下传达巨大变化背后的理论依据,并且确保把变革贯彻下去。新型的合作关系,包括与对手组建合资企业,都需要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
领导者们应该问的五个问题:
1. 在我的企业内部,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到达什么程度?
2. 随着化石燃料和稀有矿产价格的上涨,企业的利润会受到多大的影响?
3. 在建立友善环境的企业文化和可持续发展运作机制的路上我们还要走多远?
4. 万一环境灾害导致业务中断,我们有什么可以应对的紧急措施?
5. 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合作伙伴以帮助求得这些痼疾的良方?
※※※
“大门正渐渐关上……如果在能源的使用上我们再不改变方向……这扇门就要永远关上了。”
这则措辞严厉的警告并不是什么环境保护组织或是倡导使用再生能源的团体的一面之词,而是出自国际能源署(IEA)的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之口。
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使用化石燃料的发电站在世界范围内正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建造起来。在这种速度下,全球变暖的幅度到2017年会超过2摄氏度(3.6华氏摄氏度),而两个摄氏度的增长幅度被科学家们认为是避免真正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安全上限”。我们的目标是防止地球的平均温度上升超过2摄氏度。
这个严肃的结论来自国际能源署的年刊《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这份年刊被公认为世界能源预测和分析的权威。根据2011年刊的说法,气候变化已接近不可逆,保持现有气候的希望即将永远失去。
大趋势:环境危机
讨论环境问题,一不小心就会越说越夸张,最后就开始描绘世界末日般的场景了。不过的确,环境危机可能是所有大趋势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它令我们对经济赖以发展和繁荣的根本产生了质疑。环境危机为何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会对全球社会和繁荣产生致命影响。如果它对全球都将产生影响,那么当然也会影响到企业和她们的领导者。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问题极少在企业领导力这个语境中被提起,可能是因为它对于企业的影响还令人捉摸不定,而且领导者们要应付人类造成的影响就已经焦头烂额了。除了在企业社会责任(CSR)这一项上打个勾表明态度,然后付钱补偿一下碳排放以外,企业似乎更倾向于把环境问题放在“太难处理”这一栏下。但是这种鸵鸟政策坚持不了多久了。地球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已经织起了一张大网,把企业网在其中。在这一章中我们会具体讨论编制起这张大网的其中两个要素:全球变暖造成的气候变化,以及自然资源的持续紧缺(主要指石油、水和稀有矿产)。我们将会看到,这些变化是紧密动态相关的,但是首先,让我们看看它们各自的情况。
不可否认的事实
在详细分析环境危机这个大趋势以前,我们先要明确气候变化是不是真的正在发生。为了本书的目的,我们假设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是真的在发生,和全球化一样,这是一个先期假定。
地球正在变暖是毫无争议的。来自可信度很高的非官方的独立组织——常常是非环保组织——的研究给出了很多证据,显示气候正在改变。几乎没有严谨的独立科学家和学者对此提出质疑。
然而,还是有少数但有影响力的反对的声音(特别是在美国)持续反驳“气候改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这一观点。他们坚持认为这是气候模式的自然变化。普遍认为在这些反对的声音中几乎没有声誉很高的科学家或是气象学家,都是些保守的掮客以及政治活动家。
现实状况是这样的: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已经上升了大约0.8摄氏度(华氏1.4度),可怕的是,这个增长的大约四分之三是在过去的三十年内完成的。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该组织在2007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在六年前总结说“过去50年里观测到的气候变暖大部分都极有可能是因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造成的。”这个委员会是由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和联合国(UN)环境计划共同组建的,旨在监测全球变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非常确定温室气体浓度上升的原因就是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正在改变大气成分的浓度。”
2007年,该委员会宣布有“90%的可能性”气候变化是人为的:能源供给——人造能源——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碳。之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和英国气象局(Met office)的一项联合研究将单个 气象事件与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一一对上了号。在2013年,一份来自美国国家气候评估及发展咨询委员会(U.S. National Climate Assessment and Development Advisory Committee)的报告直接声明“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正造成一系列的气候事件:天气变得更热、气温和海平面升高、变得更为频繁和剧烈的冬季暴风雪,还有冰雪、冰川、永冻土和海冰的减少。
温水煮青蛙
2012年的夏天,美国经历了很多媒体评论家所说的第二次沙尘暴。根据官方数据,美国大陆几乎三分之二的地区——覆盖了美国八个州——都处于干旱状态,大约四分之一的地区遭遇了极端干旱的天气。气温超过了20世纪30年代沙尘暴期间创造的记录。2012年的七月是美国历史上最热的一个月,平均气温比1936年那次沙尘暴期间七月的气温还要高出0.2摄氏度(华氏0.36度)。事实上,2012年被证实是美国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
当然,一次极端天气事件并不能说明气候产生了变化。但仅在美国,2011年就有十二次气象灾害,这是前所未有的。每一次气象灾害都造成了超过十亿美元的损失。更令人担心的是,前一次一年内有如此多气象灾害就在2008年,那一年发生了九起气象灾害。
而且,近十年来我们已经见证了全球范围内这种极端天气情况的频繁发生。比如在2003年,一次漫长的热浪在欧洲造成了70,000人的死亡。飓风卡特里娜(Catrina)在两年后袭击了新奥尔良,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2007年则由于希腊的野外大火被大家铭记。之后的2009年,在澳大利亚,干旱和高温导致的森林大火造成100多人丧生。而就在一年之后,俄罗斯气象史上最严重的热浪引起的野火几乎让莫斯科窒息,并且一直烧到离几个核电站非常近的地方,令人胆寒。2010年,巴基斯坦发生的洪涝灾害夺去了1000多人的生命,几百万人流离失所。中国爆发的山洪也造成了同样灾难性的后果。德国、波兰、捷克也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而在英国,按照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说法,2012年就是“天气发了疯的一年”,人们从未见过的“极端天气在同一年内相携出现”,其中有接近最高纪录的高温、低温和降雨。这一年是英国气象历史上降雨量第二多的年份,但紧接着出现的确实严重的干旱。英国气象局发出预警,认为更多极端天气会接踵而至。
同一年秋天,史上最大的大西洋风暴在美国广大地区横冲直撞。飓风桑迪造成了大约500亿美元的损失,它因此荣登美国最具破坏力飓风榜第二名。2013年,森林大火再次肆虐澳大利亚,悉尼经历了她史上最热的一天,温度达到了令人震惊的45.8摄氏度(华氏114.4度)。
同时,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和英国气象局(我们上文已经提过)的联合研究认为几乎可以肯定,这类值得引起重视的气象事件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请见《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部分)。这个联合组织研究了英国自150年前起到现在的气象记录中最热的九月,得出的结论是:人类活动造成极端天气的可能性至少是自然天气模式变化造成极端天气的可能性的六十倍。他们还发现2010年夏天席卷德克萨斯,毁坏作物的热浪很有可能也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引起的,这种可能性高出自然成因的可能性二十倍。
自十八世纪中叶化石燃料第一次点燃工业革命以来,我们就在慢慢地加热我们所居住的这个星球。科技进步使我们能够不断创新而后制造出琳琅满目的商品,温暖千百万的家庭和工作的地方,让我们以更低的成本、更便捷的方式旅行到更远的地方,因为选择范围大大拓宽了。但这也意味着燃烧更多的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
在过去的200年里,发达世界人均消耗的能源量比有记载的历史上其他阶段都多。全球来自化石燃料燃烧的碳排放量从1900年到2008年增加了16倍之多。这导致地表温度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上升了0.8摄氏度(华氏1.4度)。联合国预测现在的碳排放量很可能导致温度进一步升高2.5摄氏度到5摄氏度(华氏4.5度到9度),远远超过2摄氏度的安全底线。
世界银行(World Bank)做出了相同的预测。2012年11月由世界银行委托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所做的一项综合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即便所有国家都能达到国际碳减排要求,地球到2100年温度还是会升高4摄氏度(华氏7.2度)。这就意味着更严重的热浪,全球粮食减产,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及海平面灾难性的上升。
仅仅保持现在的碳排放级别就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别说按照国际条约减少碳排放量了。正如我们说过的那样,现在温室气体最大的制造者是能源供应系统,大约占到现在碳输出量的四分之一。而且我们将看到,新兴世界的工业化进程将导致全球能源需求的爆炸性增长。到2030年,预计增长的能源消耗将把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向上推升1.6%(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紧密相关)。
就算没有工业化进程的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2012年,全球碳规划(GCP)测定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92亿公吨(356亿吨),创了历史新高。国际能源机构(IEA)在之前一年发布的严正警告也响应了这一说法。全球碳规划指出,要把气温的增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可能性正在不断减小。据一位参与项目的研究人员称,能做到这一点的“科技还未被开发出来”。大量证据摆在眼前,一些科学家开始预测人类将要面临的直接后果。
石油困境
美国高尔夫选手每年大约要丢失3亿个球,几乎每个球都含有聚丁二烯。聚丁二烯是一种石油化学合成橡胶。而高尔夫球仅仅是一个国家一年所生产的众多石油副产品中的一个。由此我们可以推算全球高尔夫球的年产量,再往远一点推算就会发现世界工业产品中90%都必须使用石油。石油不仅用来生产工业产品,也被用于运输和旅行,并且温暖了无数家庭和工作的地方。它是塑料的基本成分,是千百万产品的基础材料。人类经济活动对石油的依赖度之高可见一斑。然而,它正在被耗尽。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报告,石油峰值——也就是全球传统石油生产速度开始下降的时间点——出现在2006年。如果这是真的,那就意味着开采自地下的原油的规模量已经在缩小。
石油峰值出现的后果不容小视。我们来做一个不太符合实际的假设——全球石油消耗量保持稳定不变,即使那样,已知现存的石油存储量也只能维持不到四十年时间。
2010年,一份从德国军方改革中心的未来分析部门(该组织未参与气候变化的争论)泄漏出来的报告预测,石油峰值的出现将引起灾难性的全球经济衰退。(请见《疼痛反应》部分)
这是相当可怕的事情,然而石油减产还只是问题的一部分。全球石油供给可能会触顶,但需求却还远远没有达到拐点。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全球能源消耗量在2008年到2035年之间还会增加36%。
在残酷的全球困境中,石油峰值出现的同时,全球化二代却正在东方起飞(请见第一章)。世界很大一块区域的经济正加速发展,导致对石油的需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石油是工业产品的血液,新兴市场渴求更多的石油,但此时石油供给却开始变得困难了。
亚洲、拉丁美洲、非洲的几百万人都在享受刚获得的财富,渴望大量丰富的产品。这些产品都需要生产和运输。结果就是,到2030年,不属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的国家对能源的需求会占到全球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二,而在1990年,这个比例还不到二分之一。
非常规问题
传统原油供给的衰退让世界的焦点转向了可替代的原油供给源。非常规的原油指的是不通过钻井,而是采用其他方式提取的石油。最常见的两种非常规的原油材料是油砂和油页岩。油砂内含有沥青、水和粘土;油页岩则是含有油母质的沉积岩,经加热就会分泌石油。
这些供给源问题不少。首先,非常规原油生产比传统的效率低很多也昂贵很多,因为所使用的方法并不能直接得到可以拿去精炼的油。像沥青、油母质这样的成分需要经过一些处理才能被拿去精炼成石油。这个过程大约会消耗掉最终得到的能源的30%。
附加的费用给这些非常规原油供给源的经济可操作性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至少目前是这样的。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提高原油的价格,以便我们把通过非常规手段生产石油的成本降低,最终使其在商业上可行。当然,原油峰值的出现可能意味着长远来看,转向非常规石油生产并非不现实。
还有一个问题:讽刺的是,在从油砂、油页岩中提取原油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传统燃料,因为这个过程需要很高的热量。比如油母质一定要被加热到500摄氏度(华氏932度)才行。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非常规石油提取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光从这些技术手段的名字我们就能窥见一些蛛丝马迹:蒸汽喷射和蒸汽重力辅助引流这两种方法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这就会大大消耗我们的安全饮用水,因为使用过的水是有剧毒的。在加拿大的阿尔伯塔(Alberta)——加拿大是唯一一个油砂开采商业化的国家——用于油砂产业的水主要来自阿萨巴斯卡河(Athabasca River)。生产产生的废水和其他污染物都渗入地下水中。
而且,生产过程包括燃烧传统化石燃料,例如,油母质的加热过程要使用天然气。结果就是阿尔伯塔因为油砂提炼而排放的温室气体比传统石油提炼所排放的高三倍。阿尔伯塔地区的空气污染比加拿大其他任何地方都要严重。
即使这些问题都能被很好地解决,用非常规方式提炼石油仍然不是解决化石燃料告急的灵丹妙药。它们能做到的只是推迟石油供给大幅下降的时间,并且这种缓解并不能维持太久。在美国,用压裂页岩(水力压裂)来生产石油的方式预计最快在2020年也会面临减产的危机。
饮用水危机
石油耗尽以后的生活景象将十分悲凉,但这对人类来说仍然只是想象中的场景。水就不一样了,缺水的梦靥人类是再熟悉不过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直到最近的2012年,世界人口的11%,约7.83亿,都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根据联合国报告,2006年,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都面临极度缺水的状况。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以现在的用水状况持续下去,预测到2025年,将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极度缺水。和石油一样,爆炸式的需求也正加速水资源的匮乏。到2030年,人口增长将使全球饮用水的消耗量增长300%。
稀土元素垄断
“稀土元素”就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词语。稀土元素虽然带着“稀有”的“稀”字,在地壳中的含量却是十分丰富的,大约与我们更熟悉的铜、镍、锌差不多。问题是,虽然稀土矿的储量丰富,但却不易被开采。虽然全球储量达到1.25亿吨(1.14亿公吨),但每年只有13.8万吨(12.5万公吨)被开采出来,相当于总储量的千分之一多一点。
而且,从地理分布来看,它们还是十分稀少的。开采活跃的地区仅分布于世界少量地区,事实上,几乎都在中国。现在中国出产大约占全球90%的稀土。正如邓小平曾说过的,“中东有石油,我们有稀土。”
和石油一样,发达国家完全依赖于稀土矿。稀土元素是成千上万种产品的关键成分,从汽车到电脑再到手机都需要它们。它们同时在众多高科技领域中也被广泛运用,因此与我们的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如航空航天、医药和核能(请见《司空见惯》章节)等领域。路透社在2009年警告说,仅在数年内,全世界每年对稀土的需求就将超过供给4,4000吨(4,0000公吨)。
对一个产品激增的需求十有八九是因为一个原因:供求关系,而根据这个市场铁律,需求的增长就可能导致物价飞涨。中国两个稀土元素——钕和镝,用于制造磁铁——的出口价格在2005年到2011年的六年里飙升了将近60倍。到2011年底为止的十八个月里,钕的价格上涨了10倍,镝的价格上涨了5倍。
司空见惯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连一个稀土元素的名字都报不出来。诸如钇和镨这样的名字是不会出现在茶余饭后的闲谈中的。然而,我们却每天都在使用稀土。可能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但其实作为消费者我们已经对稀土上了瘾。没有了它们,我们的现代生活将无以为继。
无论是在棒球棍、自行车、灯泡、LED屏幕、电视显像管、手机、汽车、照相机、望远镜镜片、彩色玻璃、瓷器、磁铁、打火机,还是在麦克风、扬声器、耳机、电脑硬盘、日光灯中,我们都能找到稀土元素。除了生活用品外,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专业技术设备中也能找到它们,比如航天航空器材、碳弧灯(用于电影拍摄)、激光、核反应堆、船舶推进系统、光纤、高温超导材料、风力涡轮发电机、应力计等等。稀土元素在医学上也被广泛运用,如在药物上、磁共振成像、X光系统上,甚至在癌症治疗方面都有应用。
除了以上这些产品以外,稀土元素也出现在一些有趣的地方,比如手枪里。有意思的是,住在欧元区的3亿3千多万人每天都随身携带着一种稀土元素——就是欧元纸币上的防伪荧光粉所含有的铕元素。
本章中有一处颇具讽刺意味,就是稀土金属是汽车行业有可能降低对环境影响的核心要素。稀土元素被用于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中,因此对于最大限度地提高燃油里程数是十分关键的。它们在混合动力汽车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丰田普锐斯的电池、电动发动机、发电机、催化式排气净化器、整个车身上安装的25个电动机、玻璃和视镜、LCD屏幕,以及汽车使用的柴油中的添加剂都使用了稀土。
表面紧张
取自地表以下的重要资源的持续短缺很可能造成国际关系紧张,甚至导致潜在的冲突。我们上文提过的联合国有关水资源紧缺的报告中提出了这种担忧。且这些正在减少的资源供给上的不平衡也极有可能进一步加大这种风险。发展中国家拥有大约85%的石油资源和93%的天然气储备。石油供给出现拐点以后,剩下的原油储备将几乎都集中在中东地区。
这些情景所暗示的全球权力关系的转移引起了经济学家和军事战略家的极大关注。经济学家兼政治顾问的杰瑞米·里弗金(Jeremy Rifkin)在他的书《氢气经济(Hydrogen Economy)》中认为,这种权力关系的转移将威胁到所有国家经济和政治的稳定。我们之前讨论过的德国关于石油峰值的军事报告也分析了这些风险,很多细节已经向我们敲响警钟。(请看《疼痛反应》章节)
目前,中国对稀土供给的控制已经造成国际纠纷了。中国时不时就会暂停开采、限制生产、限制出口(仅在2010年就把定额向下削减了40%),还有对日本、欧洲和美国有时会停止出货,理由是存货量下降或是环境问题。世贸组织(WTO)曾宣布中国政府的一些政策是非法的,但中国政府并不买账。
不仅如此,一些政府和世界金融家被指责“掠夺土地”,这使得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金融危机初期,激进组织GRAIN宣称中东和亚洲的富裕国家,联合一些国际金融机构,正从贫穷但资源丰富的国家攫取农业用地。随后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也曝光了类似的细节。一些国家为了稳定本国的食品供给,就试图从别的国家购买农用地和水资源,作为她们食品生产的外援。而对于银行、对冲基金、养老保险公司来说,目标就是从一个相对稳健的投资中得到尽可能大的回报。在信用危机造成的风暴中,这些投资简直就是避风港。
疼痛反应
饥荒,国家破产,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的崩溃,以及无穷无尽的安全问题,这些反乌托邦的景象可能都不是我们期望从军事战略家那儿得到的分析结果。但这就是事实,是石油达到峰值的另一些更令人震惊的后果,是德国联邦国防军转化中心(German Federal Defense Force Transformation Center)在2010年的研究结论。它给出了一些推断,如果我们找不到石油的替代品来支撑世界经济和社会体系,将会发生什么可怕的长期的连锁反应:
持续提高的石油价格会降低消费和经济输出,造成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上涨的运输费用会导致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膨胀起来,从而抑制全球贸易,严重阻碍资本流动,加重经济的滑坡。所有发达国家的就业率都会直线下降。
食物的生产和分配会问题重重。政府预算将承受很大的压力,因为又要保持食品供给,又要在常规石油替代品上投资。有些国家将没有能力保障基本的食品供应,饥荒就会随之而来。
由于全球经济规模量缩减不知道何时结束,商业投资会因无利可图而干涸。银行只剩一个空壳,没有可以交易的商业基础。金融市场、证券交易所,以及整个银行系统——全球经济的脊梁骨——都将崩溃。
价值链的断裂、恶性通货膨胀、黑市将令人们不再相信货币的保值功能。地区性的以物易物的经济形式会重新出现。
国家税收将消失。国家的基础设施都将变得破败不堪,因为维系它们的经济来源不存在了。
由于民众对国家政府机构以及政府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不信任,政治动荡不可避免,极端主义将大肆盛行。
这项研究警告说,这种“高度不稳定”的状态,伴随着“由分布不均且日益减少的资源引起的激烈竞争”,会使得国内和国际争端的前景变得更加复杂和紧张。政策的冲突会在交战的石油进口商之间,或是极力谋取有利位置的出口商之间,甚或是在买卖国之间爆发。国内冲突也会变得更加频繁。
当然,这份报告不得不承认,石油峰值出现的后果只是大家的猜测。正如作者所说,“所有这些安全后果都可以想象。”
充满恶意的旋转
我们前面所强调的每一个大趋势——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石油、水和稀土资源的短缺——本身都已经够令人忧心了,更糟糕的是,它们不是独自战斗,而是团结作战,每个都在向它的队友提供养料,互相强化,加速和恶化环境问题。不仅如此,还有膨胀的人口、增长的财富和新兴市场的消费力都在进一步加重环境危机。
全球对食物、水、能源和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攀升。对食物不断增大的胃口必然需要更多的农产品,也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水,砍伐更多的森林,而森林是对抗温室气体的主要斗士之一。此外,森林面积缩小不光会导致地球对抗温室气体排放的能力减弱,还会产生其他问题。气象专家认为亚马逊地区的森林面积缩小会影响到墨西哥湾洋流的流动;还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极端天气情况,可能将欧洲带入极寒的冬天,而同时巴西则会在干旱中难以喘息。
越来越富裕的消费者会驱使商家生产更多的东西,也就需要燃烧更多的化石燃料,使用更多的石油和稀土金属。这都会向大气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进一步提高地表温度,加重干旱和洪涝灾害,毁坏粮食作物,威胁到工厂和发电站,包括核电设备。
产品量和消费量的不断上升还会产生堆积如山的废料。这些废料都必须要慎重处理,才不至于污染土地、水和空气。比如中国空气污染的等级已经是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标准的五倍多。2007年的时候,经中国政府申请,世界银行就空气和水污染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损失进行了估算,结果是占到整个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8%左右。
全球变暖还威胁到了极地的冰川。从1880年到现在,冰川融化已经把海平面推高了差不多8英寸(20厘米)。如果海平面再升高20英寸(50厘米),生活在低洼沿海地区的人口就必须迁移。这些人口占到世界人口的10%。
北冰洋上传说中的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的冰雪覆盖面积这些年来一直在缩小,使得海峡变得越来越易于通行,国际局势因此吃紧。2010年6月,北冰洋的冰覆盖范围降到历史上同月的最低点。加拿大军方将海峡“重新命名”为“加拿大水域”,清楚地声明了加拿大政府对这个贯通北冰洋和太平洋,在战略上和商业上都非常重要的海峡具有主权。这一举动触发了加拿大和很多国家的矛盾,大家都觉得该航道是国际水域。
气候变化在俄罗斯这一边的东北航道(Northeast Passage)也有类似的影响。2013年8月,由于该海域的冰量减少,一艘从中国驶往荷兰的货船利用这一点顺利通过了海峡。这是商船第一次进行此类尝试。相关公司声称这条航线可以将中国到欧洲的货运时间缩短最多15天时间。
然而,极冰融化的后果远不止政治纠纷和灾难性性的海平面上升这两个。融化的冰还可能给地球的气候系统带来一场浩劫,温室效应急剧增强。它会改变海洋温度,进一步破坏蒸发系统,释放大量原本冰封在冻土中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这些可以轻易抵消我们因航道增加而得到的好处。《自然》杂志2013年7月刊上发表的文章和《卫报》的报告都警告说,极地冻土中释放出来的甲烷气体会造成更大的气候变化,大约将造成6千亿美元的世界经济损失。
环境危机的影响
环境危机的后果在规模、深度和复杂性各方面都是不可估量的。但是企业领导必须要对它们做出估计。到时候,不仅是消费者,市场、政府都会要求这些环境危机得到应对和解决,而且环境变化造成的影响也使这种需求变得紧迫。
清白的历史
最终,企业将会需要为了环境做出巨大的改变。企业如何应对碳足迹将不再仅仅只是企业责任的问题。它将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盈利表现。当务之急是真正减少碳的使用,而不只是简单地种几棵树来中和碳排放造成的后果。企业将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要寻找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来替代现有的化石燃料。
有征兆表明企业已经开始改变。据毕马威会计事务所(KPMG)统计,到2011年底,三分之二的大企业都在发布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报告,另有12%的企业计划在2年内开始实行可持续发展。2009年,道琼斯(Dow Jones)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指数,从环境、社会、经济各方面来分析世界性大企业的股票市场表现。更重要的是,清洁能源的全球市场正蓬勃发展。仅在2011年,生物燃料、太阳能、风能和基于太阳辐射的光伏发电(PV)在全球的销售都增长了将近三分之一,达到了2460亿美元,而前一年只有1880亿美元。有意思的是,据2011年联合国和法兰克福金融学院(Frankfurt School of Finance)的联合研究称,虽然中国对传统化石燃料的胃口仍然巨大,但同时也是再生能源最大的投资者。
除此以外,像福特(Ford))这样多元化的大企业正和中国政府合作进行绿色设计,研发绿色制造工艺,比如“从摇篮到摇篮(cradle to cradle)”,这已不仅仅只是循环利用,它的目标是彻底消除废料,保证产品可再生。(请见以下的案例分析:从循环利用到再生。)
※※※
案例分析:从循环利用到再生
“增长是好的。问题是,增长的是什么——贫穷还是富裕?”
——威廉·麦克唐纳,“从摇篮到摇篮”产品创新研究所的联合创始人。
福特的某一任总经理曾将福特公司位于密歇根的胭脂河工厂(River Rouge factory)描述成“21世纪不愿意接纳的东西”。胭脂河工厂曾是美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但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很多设施已经过时,并且致癌物质污染严重。
不过那都是过去式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胭脂河工厂经历了大修,这个占地600英亩的大工厂在当时又站到了同行的前沿,《建筑实录》(Architectural Record)称其为“21世纪制造业的模范”。它有一个10英亩的“活天顶”,覆盖着景天植物,除了可以蓄存雨水净化雨水以外,还可以调节大楼的室内温度。因此能耗降低了7%,空气质量提高了40%。这个天顶还是一个造价一千八百万的雨水处理系统的一部分。这个雨水处理系统每年净化200亿加仑(750亿升)的雨水。这个量超过了工厂机械设备的用水量,为福特公司每年节约下5000万美元。
胭脂河工厂是对设计和生产新途径的一次成功尝试,这种尝试已不仅仅满足于减弱对环境的影响,它们走得更远。从摇篮到摇篮(C2C)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法论,目标是在创造新事物的同时,不仅不对坏境造成破坏,还能通过再生效应对地球做出回馈。
C2C是一套严格地设计原则,基于这套原则,生产过程必须被改写以模拟自然的生物过程。所有材料都要能够在当地自然环境中降解,为土壤提供养料,或者至少对环境没有坏的影响并且可以在保持自身质量和完整性的情况下被再利用。
这个概念是德国科学家迈克尔·布朗加特(Michael Braungart)和美国建筑师威廉·麦克唐纳(William McDonough)共同孕育的。通过他们创建的“从摇篮到摇篮”产品创新研究所,C2C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正式的认证程序。研究所已经认证了大约400件产品,防止了超过1430万吨(1300万公吨)的碳排放和1100万磅(450000千克)有毒废料的排放。
继胭脂河工厂再生系统的成功之后,福特公司在她的汽车设计上也结合了C2C概念。在福特公司创建百年之际(2003年),这个汽车行业巨头揭幕了一款Model U概念车。Model U概念车内置氢动力内燃机,再配合混合动力变速箱,以大豆为基础的材料被用来填充座位和构成后挡板。该型汽车被认为是“从摇篮到摇篮”这一概念在实用性和生产工艺上完美的诠释。并且,Model U概念车的适应性很强,可以由SUV转换到小卡车的角色,以适应车主生活方式的变化,这样就不需要定期购置新车。
C2C作为一个设计哲学,可以被运用到几乎任何东西上:产品、建筑、甚至一整个社区。比如瑞士的Rohner Textil公司已经开发出一系列用自然纤维代替棉材料制成的织物,这就减少了农药的需求,还极大的降低了用水量。整个生产过程没有使用任何有毒物质,产品在土壤中也能百分之百降解。
有些教育机构的设计也是基于C2C原则的,包括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莱尔再生研究中心(Lyle Center for Regenerative Studies)及荷兰生态研究所(Netherlands institute of Ecology),这两所机构在荷兰有一些共有的建筑物。中国政府也对C2C展现出了兴趣,虽然在黄柏塬建立一个完全可持续发展的村子(与麦克唐纳合作)这一尝试最终并没有成功。
当然,400件经认证的产品并不等同于设计、制造、建筑方法的绿色革命。不过,C2C作为很多减小环境破坏的方法之一,很可能是我们在寻找洁净能源之路上的一大步。至少理论上,它不仅只是减小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而是要将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由坏变好,这是一个大逆转。
※※※
道德的贫瘠地?
清洁科技会给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但最终,企业都会被两个动机中的一个所驱使:固有的生态伦理思想,或者市场经济规律。
有些公司是真的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运行,为了减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捍卫地球的未来。生态伦理学是她们的企业规范。对于她们来说,环境保护是一个指导方针,并不只是履行企业责任或是对市场要求的响应。绿色就在她们的DNA中。我们看到,一些企业真的在设计产品或是设计新的生产方法来帮助再生当地的环境(请见案例分析:从循环利用到再生)。另一些则盈利很少,她们将对社会是否有益——不仅是环境层面——摆在比利润最大化更高的位置。美国的几个州通过了法律,把低盈利的“L3C”(低盈利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列为合法的商业实体形式。
但要是你期望每个企业都由内被生态伦理观驱使,你就太天真了,因为这等于要求她们抛弃资本主义原则。而无视这些原则就相当于自杀。
基本上,要企业变得更加有环境意识,我们可以提出两个理由。一个是从道德角度出发的:如果企业不改变,那我们下一代的生存环境就会变得很糟糕。这已经给那些持有生态伦理观念的企业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常常这也是她们存在的原因。
第二条是遵循资本主义逻辑的,这就意味着把价格竞争和财务表现放在首位。对于企业来说,道德这个理由还不够充分,大概直到社会采用了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她们才会做出改变。在这个新的模式中,靠大量消耗并不能获得利润,市场将决定大多数企业都必须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运营方式。
作为人类,我们渴望有机会能尽可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而生活质量不仅仅是金钱和物质层面的。(在第三章中我们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同时我们也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也能有好的生活质量。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企业只有通过满足消费者的这种愿望才能获得利润,而只迎合人们毫无来由的欲望是行不通的。
现在,环境危机的征兆已经清晰得可怕,我们可以期待这种利己主义会将优先保护生态环境推上日程。迫于压力,企业的行为会更具可持续发展性,而且当她们这么做的时候也更具有诚信度和信誉。如果企业希望在市场中继续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应对消费者观念上的这种革新(同时也包括雇员和投资者的观念变化)。
有证据表明这种优先权的交接可能已经开始。2010年,贝塔斯曼基金会(Bertelsman Foundation)调查了2000个德国和澳大利亚的公司就环境的观点,结果是具有启示意义的。这个智囊机构发现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约90%参加调查的企业表示期望看到一个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都相当重视的未来。五分之一的受访企业认为增长的财富和更高效地使用资源以及更好地对待环境可以携手并进。四分之三的企业觉得为了下一代保护环境比物质上的富裕要重要得多。
当然,德国一直是一个具有很强环境意识的国家,可能从德国得到的数据并不足以说明问题。但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这种绿色意识已经不只局限于欧洲,据《国家地理》杂志的可持续消费行为绿色指数调查,韩国消费者在2010年到2012年之间有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消费行为出现了极大的增长,甚至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名列第二位的是德国消费者,接下来是西班牙和中国的消费者。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其中印度第一位、中国第二位)以及韩国、墨西哥和阿根廷对他们发展中给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容易感觉内疚。
政界也将对企业施加“绿色起来”的压力。当然,企业自己也有这样做的动机——他们必须迎合消费者变化的需求,毕竟,消费者才是上帝。财政和监管系统会持续鼓励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行为,同时对不能达到要求的企业将更加严格。二三十年前被认为是激进的绿色学说,正变成政治政策的主流。
有迹象显示企业们已经开始对这些压力做出反应。2011年毕马威的报告中提到有95%的企业已经完成或者正在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企业已经制订了这样的战略,换做三年前,这个数字只有二分之一。
2012年,法国道达尔公司(Total)成为第一个对在北冰洋开采石油这一方案提出警告的大型石油公司。显然,维持公司声誉是首席执行官(CEO)克里斯托弗·德·马尔热里耶(Christophe de Margerie)提出这一警告的主要原因。他认为,格林兰岛的一次石油泄漏“对公司的形象会有很大的损伤”。
转换的催化剂
沿着可持续发展路线重塑一个企业需要整体且复杂的改变。这个范式的转变将需要很高层次的全局战略上和运营上的创新。
企业在战略上需要更加敏捷,要能够预测对市场和企业具有破坏力的威胁,这样才能及时制定出适用的策略。企业可能需要寻求多个策略,有时甚至是互相矛盾的策略,来调和贸易、经济、生态和社会各个方面。
企业应该思考如何将环境意识根植到企业的血肉中,无论决策、文化、结构、运作过程和程序,都要有环境意识。创造一个企业内部的生态品牌意味着将社会责任当作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来对待。
除此以外,找到且实施既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也是当务之急。这包括优化能源使用、转向使用可再生资源、在信息技术行业寻求更绿色的途径、无纸化办公室、召开视频会议(因为商务飞行并不是环保行为)等,还有应用“从摇篮到摇篮”设计。水和碳足迹——也包括供应者的——需要被实时监测,看是否符合环境标准。
这种程度的改变和创新挑战很可能会超过单一企业和其领导者的能力范畴,因此需要在企业内部和外部都进行“跨界合作”。企业需要通过与生态方面更先进的企业,有时甚至是商业对手进行合作来寻求联合解决方案,以达到可持续经营。宝马和标致联合进行混合动力和电动发动机组件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变革推动者
当企业将转型放上日程的时候,领导者们不可避免地就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其中重大的组织转型是最艰难的举措之一。而环境危机将使转型空前复杂。
领导者将需要扮演变革推动者的角色。他们要激发变革、实现变革、寻找合作伙伴,还要和他们的下级就变革进行沟通。他们不仅需要向雇员说明企业转型后的实效(结构、角色、责任、任务和目标),还要向他们描绘转型后的好处。在贯彻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时候,领导者必须注意要让员工也参与到其中,同时企业也能看到预期的结果。
如此深远又错综复杂的变化会要求领导者具有卓越的认知能力和决策能力。创新的压力会迫使他们想得更远,而不受困于企业当下的环境。比如,当他们在选择正确的合作伙伴一起建立可持续发展型企业的时候,或者是当他们向企业外利益相关者阐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的时候,他们就必须有长远的眼光。
环境危机所提出的要求
领导者们要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同时又要应对由于能源枯竭而导致的成本增加问题?这里有一份清单,列出了企业和领导者要面对的主要挑战。
1. 转型的思维。战略、结构、决策、运营、文化、程序都必须要进化,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创新在一个很大的范畴内都是必须的。具有创造力的、策略性的、概念性的思维将会成为关键的领导技能。
2. 执行。变革在构思阶段极少会破产,但成功地将其付诸实施则很难。能够多次成功推行变革的领导者理应受到嘉奖。
3. 愿景式的沟通。企业往往会被惯性阻碍。作为变革的推动者,领导者们必须激发员工努力建设新型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热情。他们应该非常清楚地说明实际操作起来是怎么样的,每个员工每天所要扮演的角色和需要达到的表现。
4. 合作的新形式。应对气候变化所需要的知识将远远超过领导者甚至企业的可控范围。与来自企业外的个人或团体进行跨功能的合作将会是至关重要的。 竞争者将被迫携手共同寻求答案。
本文摘自《如何应对未来15年的商业巨变》
全球化2.0会创造数以百万计的中产阶级,但这块市场肥肉只会被送到真正“懂”它的商家口中。每个新兴市场都会有特定的消费偏好,市场将变得“既全球化又本土化”。“生意本地化”将成为占领外地市场,甚至海外市场的关键。
能源枯竭和环境危机对企业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石油、水等重要生产资源日趋紧张将导致生产成本上涨,致使粗放型生产方式不再能带来利润。而环境危机则会让生活在其中的消费者抵制非可持续生产的企业。
……
这本书就是要告诉管理者和创业者们,未来15年,哪些领域隐藏着商机,哪些趋势不容忽视,以及面对这些商业变化,世界500强企业的领袖们又是如何应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