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全球化时代的市场与政府(6)

2015-03-28 17:40:45

  我总是会用到“相对”这个词,因为从绝对数字来看,公共开支可能与经济增长持平,但是比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慢。如果一个“大”政府,把一半的国内生产总值纳入预算,几年后货币数量会增加,但国民收入百分比会减少。举个例子:某国的国民收入是1000 个单位,税收是500 个单位,作为公共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于安全、教育、医疗、行政、外交和其他值得称道的用途。那么,我们受益的指数就是50%(500/1000)。再过十年,随着经济增长,平均产出增长率是4.1%,这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00 个单位(这个假设,考虑到了实际情况、固定价格、通货膨胀的因素)。公共支出也以3.4%的年均增长率不断增加。现在是700个单位,实际比10 年前高出了40%。绝对值是增加了,但同时相对值却下降了,因为现在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6.7%(700/1500)。

  政府规模相对缩小是两个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是将政府负责的部分任务移交给私营机构的过程。至于具体是哪些任务、移交到多大程度、以什么速度移交,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意识形态之争和政治纷争永远不会停止。以研发任务为例,以利润为导向的私营机构已经接管部分研发工作。事实证明,研发工作捕捉利润的能力越来越强,在很多领域为人民和公司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虽然从宏观视角来看,民营企业依然不是很重要,近几年才开始入侵国企和央企的领地,比如太空探索,但是民营企业正在大放异彩。私营机构将会为医疗、教育和社会福利服务领域提供资金,控制资源的分配,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再补充一句,未来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模式一定会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个问题上世界不会走向统一。其实这样更好。

  另一个过程是指精简公共开支,这个任务至关重要,但是在实践中会遇到重重困难,与第一个进程存在本质上的差别。这个任务的预期目标是,在不缩减服务范围,不降低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更高效、更快速地完成任务,花费也要更低。这样做可以裁减中央和地方政府行政部门中的冗余员工(有些地区人员不足,也要及时增配),公共服务的成本也会因此而降低。

  精简公共开支选择下手方向时,要慎之又慎,因为新自由主义也喜欢“削减开支”,我们一定不能犯新自由主义的错误。新自由主义通常会减少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数量,结果很多人因为享受不到这些服务,导致生活水平下降。我们在“缩减”政府规模的时候不要一刀切,可以“修剪”,比如,通过更好的管理降低运输成本,学生上下学、职员上下班的交通费就可以省下来。如果直接削减交通补贴,家庭的交通开支会增加,家庭只能通过削减文化或体育开支抵消这部分多出的费用。人们需要上下学和上下班,因此第一种方法对于家庭来说,在交通上的支出更高。这是以其他方面的支出为代价的,例如文化或体育。第二种方法,也就是通过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运输成本,不会对民众的购买力造成影响,因为这种做法已经节约了公共资金,不会出现转嫁到家庭的情况。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提高管理水平可以通过更合理地规划工作时间实现,但是也可能引发裁员。我们还要寻找更多的工作岗位安置这些人员。能源消耗可能会下降,能源销售商要寻找其他客源,生产商可能不得不降低产量,生产商的收入自然会降低。从短期来看,提高管理水平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好消息,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可能是坏消息,但是,从长期来看,提高管理水平、精简开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都是有益的。

  不考虑公共财政支出,直接减税也可以“缩减政府规模”,但是这种方法是最不可取的。不降低支出,一定会增加预算赤字,增加公共债务。要偿还债务,就要削减其他方面的预算,结果财政危机进一步恶化为社会和政治危机。借债虽然能解一时燃眉之急,但是到期就要还,还了债可能就没钱资助学校了。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债权人得利,变卖家当的总是捉襟见肘,怎么也回不了本,只有收废品的能赚到钱。

  美国目前的表现就是最好(也许用“最坏”合适)的例子。这个伟大的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比任何国家都丰富,不是“新兴市场”,竟然把公共财政搞得一团糟,真是让人诧异。美国人更喜欢回忆20 世纪80 年代的往事,那时候的拉美经济还是一团糟,现在的美国虽然成为世界的领导者、很多国家的典范,但是如今的日子并不好过。现在的结果,一方面是放松管制造成的,更重要的是共和党执政时期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做出了减税的错误决定。更荒谬的是,2012年总统大选的时候,共和党的两位竞选搭档承诺要继续减税。当然了,如果真的大幅度削减了“冗余”支出,我要强调一下这种假设非常不切实际,如果这种不切实际的假设变成现实,削减的通常是用于社会贫困阶层的开支,一定会因此降低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水平。需要补充的是,根据美国官方的说法,超过15% 的美国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没办法通过民主方式削减公共开支,就给民众和政客们摆出事实:花钱太多导致国库空虚,除了削减开支没有别的选择。这种简单的推断是引发非理性行为的原因。支持削减支出的人常常在计算中走极端,政府当局想再找一条出路,就会选择增加税收。新的悖论就此形成:本来是为了缩小政府才削减开支,一来二去政府反而变得更大了。美国目前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5%,约3000 亿~3750 亿美元)中,至少有1/4 必须通过提高税收带来的额外收入弥补,这是无法逃避的现实。

  自主经济体的发展会走向多元化。在前面提到的坐标图中,来自“第二世界”的前社会主义国家和高度发达国家的运动轨迹相似,处于左(相对较低的公共支出)上(强大的政府机构)方。来自第三世界的自主经济体会出现在图表中的右上方。政府强大,财政再分配占国民收入的比例高。政府不仅要为行政、军队和执法部门提供支持,也会为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提供更多的支持。孟加拉国公共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超过16%,秘鲁约为17%,埃塞俄比亚不到20%。公共开支只占国民收入1/5 或1/6,这样的经济系统怎么能高效运作?如果这些国家能够成功使他们的收入在未来10 年、20年、30年增加一倍的话,公共开支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增加一倍。

  发展水平越高,政府就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付公共开销,如果分配得当,更多的支出有助于经济更快增长,这就形成了一个积极的循环。许多语言中,都存在“税负”这个概念,是指向政府缴纳的完税,政府也会以此为名收取贡品。将公共资金用于满足权贵的自身利益或者被挥霍的情况,现在依然存在。如果能合理利用税收,税收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支付费用换取公共物品和服务。税就是物品和服务的价格,特别是自由市场没有销售的,由政府提供的服务。未来,全球性的公共服务覆盖的范围会越来越大,主要是自然环境、和平、商品贸易和金融交易担保等领域,全球性的财政收费会日益增加。

  税收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我们还在学习当中,国家也在努力精简内部支出,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强行将部分问题移交区域或全球组织解决呢?如果在国家范围内都不能平衡税收与支出的关系,想要通过区域组织或全球协调完成公共资金的收取和分配工作,是不是太草率了呢?即便相关财政机构的技术足够完善,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克服文化和政治障碍吗?这些不是单纯的问句,而是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

  与其等待讨论结果(遥遥无期),不如现在开始尝试,以便改善将来的操作方法。在某些领域,我们不但算不上提前,其实已经落后了。征收适当的环境税,能督促各个国家控制引发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排放,早几年开始推行就好了。

  关于人类经济活动多大程度地加剧了全球变暖的激烈争论仍在继续,但是,全球变暖导致了气候变化,这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科学论文还是政治文章,所有否认全球变暖的言论,背后都有特殊利益集团的身影,这些特殊利益集团主要来自传统能源领域。有些自然灾害可能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气候变化导致的,如灾难性的飓风、洪水、山体滑坡、火灾、地震和海啸,这些自然灾害不仅会对国民经济造成影响,而且灾难才不会在乎国界,过境之处无不遭殃。即便灾难带来的恶果只影响了一个国家,事情也不会因此变得简单,有时受灾国家会无力应对巨大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组织会出面提供援助。国际组织不仅援助了大地震后的巴基斯坦,也援助了遭遇海啸的日本、遭遇飓风的危地马拉、发生严重火灾的西班牙。遗憾的是,未来人类还要面对更多的灾难。

  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社会必须井井有条,要有专门用于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组织,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大笔的资金支持。如果为印度尼西亚、乍得,也有可能是澳大利亚或俄罗斯受灾群众提供人道援助的所有资金,都靠各处募捐筹集,这个过程不仅会造成资金浪费,还会让很多人因为得不到救助失去生命。如果建立一个全球基金为相关援助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只要该基金组织管理得当,救助工作的效率会大大提高,还能变得更经济、更方便。如果每个高于平均发展水平的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 万美元),捐出国内生产总值的千分之一,对于各国的负担都不是很重,那么基金会每年募集的资金总量就能达到约400 亿美元。

  托宾税主要是针对全球市场的现货外汇交易征税,作为更广泛干预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有些国家从20 世纪末就开始实施托宾税制度,虽然没能完全阻止之后发生的金融危机,但是确实缩减了危机的影响范围。如果我们从过去就开始适当地征收国际商品贸易营业税,假设税率是1%,这点税收不会影响出口动力,也不会影响贸易扩张,但是总的来说也不是小数目,大概2000 亿美元,我们可以用这笔钱消除饥饿,在我们广袤的地球上,还有很多人因饥饿失去宝贵的生命。

  我们应该立即让大家认识到,对社会和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的”全球性协调,更容易实现目标,还能带来多重收获。各个国家一直都是靠税收支付开支的,当然,征税也是统治子民的一种方式,关于这一点我们要时刻小心。我们前面提到过,放弃以前的做法,通过跨国组织或者全球性组织进行有条理的再分配,防治全球变暖和自然灾害,不仅不会提高,还会节约公共开支,现在大家应该更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对金融交易征税,旨在降低风险进而降低世界经济活动的运作成本。如果这种方法得以应用,虽然有些人要支付部分以前从未征收过的费用,但是全球财政支出的总量(并非绝对值,而是占总产值的比例)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大大降低。相应的(相比于产出价值)的财政支出会降低,而不是增加。

  所有这一切,从理论上来讲是可行的,从经济方面来讲也很合理,也是全社会希望发生的。但在政治上却不一定可行,至少现在是这样。原因在于,国家事务几乎全在政治家的操控之下,但是他们不是在努力赢得民主选举控制国家的统治权,就是在清缴有可能将他们推下权位的对手,简而言之,不是在争夺权力就是在保护权力。他们哪有时间和意愿来处理全球事务呢?按理来说,将来,全球化与民主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这两个问题是政治家们最关心的,在这种前提下,他们应该会放眼全球。要想成功地发展包罗万象的全球化,就要有远见、有战略、有协调政策。作为全球性的公共政策的一部分,也要收取和支出资金。

  全球化的过程当中,有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不知道要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我们才能应对自如,但是我们知道熟能生巧的那一天终将到来。现代的很多国家和跨国集团已经开始在不断学习中成长,学习的过程将来也不会停止。单一种族的国家越来越少,很多社会中,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些地方几乎看不到外国人,有些地方到处都是外国人,比如伦敦,居住着来自300 多个国家或民族的人,使用的语言有270 多种,他们都向英国政府交税,公共开支也会为他们服务。我们没必要按照这个模式重塑整个世界,但是我们要整合各个组成部分,纳入统一的协调机制。

  在联邦国家的复杂结构中,成功地制定出了一套实用的财政系统,这套体系也可以一步一步扩展至全球,当然迈的步子可能会很小,我们不要期待一举成功。从体制上来讲,联邦国家更先进,比如美国、德国、俄罗斯,远远领先其他国家。印度和巴西虽然困难不断,但也应对得越来越好了。虽然尼日利亚比墨西哥的问题还多,但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种族问题逐渐显露了出来,而且在全世界都可以看到。以前,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乃至联邦国家或多国集团,财政收支在很多人脑海中都只是抽象的概念,将来可能会在脑海中浮现生动的收钱、分钱的画面。对比分析表明,富裕国家的种族越单一,政府规模“越大”41。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那些没有太多“异族”的社会,更愿意提供共同支出。这个结论有待商榷。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国家支持这种说法,但是作为多民族国家的法国反对这种说法。也会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况,多民族国家可能会提高支出,消除种族隔离,这又是政府变“大”的另一个原因。那么,二者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因果关系呢?这个问题可能真的没有明确的答案。总的来说,文化因素、传统、社会偏好的差异,也会让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如此多元的世界中,将钱收集到一个全球性的财政部门,再分发给全世界,一定比任何国家的财政收支过程都要困难得多,即便那个国家很不稳定,由不同民族、种族和宗教构成,像尼日利亚一样有500 多种语言。将来,如果全球范围内的公共财政,全部通过区域组织或区域发展银行统一管理,到那时候就会发现,其实全球财政支出只会占全球总收入的很小一部分,可能也就百分之几。即便只是1%,不说全世界,单单欧盟总收入的1%,就已经是很大一笔资金了。

  顺便说一句,我们应该说“全球总收入”,不应该说“全球国家总收入”, 正如我们会说“全球总产值”,不会说“全球国内生产总产值”或“世界范围内的国内生产总值”一样,我们既然站在全球的高度,就应该抛弃国家和国内的概念。

  考虑到上述所有情况,世界如此之大,如何才能不被压垮呢?世界的协调工作越来越复杂,如今人口已经有几十亿,将来还会越来越密集,人们不断交换价值万亿美元的货物和信息,这样大规模的活动,真的能被人力控制吗?我们是不是应该放弃这个打算,让所有的进程自由发展呢?别忘了,即便在未来推行全球化管理的主张是正确的,但是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每年都会出现新的挑战。工作任务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我们可以要求引入一套简单的全球控管制度,代替200 多个国家复杂的治理程序,但是如果全球控管制度真的形成,很有可能无法取代目前的管理体系,只能做到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套管理制度而已。所有的条例和法规全算上,美国的税法总共有七万页!如果我们不理会全球税法是否不够成熟,硬要推广,会引发什么后果呢?如果最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国家元首、国际组织的领导人都难以控制现在的局面,将来的管理程序和政策要变得多复杂才能面面俱到呢?其实,很多组织的经历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以欧盟为代表的一体化集团,一直作为全球协调员的联合国(至少在安全问题上联合国一直起着调停的作用),以及在协调发展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些都是可供参考的例子。

  提供尽可能多的调控,保持市场平衡发展,同时为市场的蓬勃发展创造条件。为了实现有效管理,采用尽可能简单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放弃较早的国家法规。这些都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就能攻克所有难题。

本文摘自《21世纪政治经济学》


   这不是一本预言书,而是运用经验和智慧去探索人类正在面对的重要挑战。作者以曾经的政治经济领导者的高度审视未来的政治经济走势,探讨了包括未来的蓝图、全球一体化、全球化时代的市场与政府、经济的价值、国际间的一致意见和分歧、限制增长的社会和生态因素、未来人口问题、贫富差距的演变、未来科技发展、未来面临的战争与和平以及可能到来的亚洲时代、未来将采取什么样的经济政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结合精确的数据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对人类及世界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科学的预测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为经济迷途中的人们答疑解惑。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