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贸易竞争中,有能力提供低价原料和廉价劳动力的国家通常能在出口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德国长期稳守世界出口大国的地位,却与低价无关。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BIBB)指出,德国作为一个原料缺乏的工业国家,人口不足一亿,能确定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模式,一大要素是通过大规模、系统化的职业教育创造了高素质劳动力,保证了“德国制造”的口碑。
尽管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最早出现在德国,但该国的大学生人数却远低于人们的想象,接近六成初中毕业生选择了职业教育。德国职业教育分为两种,占主流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参加另一种全日制职业教育的学生只占少数。
对于德国人来说,通往职业教育的道路在很早的人生阶段就开始铺设。德国学生在十岁左右时进入中学,无须进行统一考试,依据小学成绩、教师鉴定、家长意见以及学生志趣等进行分流,入读四种不同类型的中学。其中文理中学(Gammar School)课程侧重学术理论,明确以升读大学为进路,其余三种中学基本是为学生十六岁以后的职教学习做准备。
十八岁的德国青年罗宾•特马(Robin Dittmar)从小是一个“飞机迷”。他特别迷恋父亲那辆车牌号码为“747”的大众小汽车,每当坐在上面,就幻想着自己身处密布按钮的飞行驾驶舱里。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学业成绩不足以让他成为一名飞行员,但他的飞机梦并没有完全破灭。两年前初中毕业时,德国汉莎航空的技术部门为他打开了大门,特马成了一名飞机维修学徒。
在汉莎的维修车间里,学徒们以小组为单位,每天在专业技师的指导下,练习在飞机上钻孔、焊接和检测螺旋桨。导师会提出各种在实际维修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让小组成员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并提交书面报告。“能在真正的飞机上实操感觉非常好,我相信在毕业后自己会对飞机非常熟悉。除了汉莎,我也能胜任任何一家航空公司的维修人员。”特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很有信心。
和特马一样有志于成为学徒的年轻人,初中一毕业就可选定职业方向,并与经政府验证有资格的企业签约成为学徒。学徒每周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企业里学习实操技能,只花一至两天的时间到与企业对接的公立职教学校学习理论知识。
虽是学徒,但也可以拿到企业支付的一定工资,约为熟练工的三分之一。以特马为例,他每个月能拿到大约1000欧元。经过三年到三年半的学习,学徒通过商会的考核后便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在这种教育体系下,学生们在尚未成年之时就划定了职业生涯,未免有遏制其潜力发展之虞。白丽塔就此解释,几种中学之间的流动是被允许的,而且也有针对职教学生的高等职业学院和应用类大学。双元制学习结束后,学徒可以选择就此踏入社会,也可以继续深造获得更高级职业认证或者进入大学,优秀的苗子还可以得到企业的资助。
“对于家庭不那么富裕的年轻人来说,双元制既可以学到专业技术,也可以获取报酬,是非常受欢迎的选择。”白丽塔说。
本文摘自《一个国家品牌如何跑赢时间》
与“中国制造“类似,“德国制造”曾经是廉价产品的标签,但经历100多年的变迁,德国制造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完美品质象征。《德国制造:一个国家品牌如何跑赢时间》是一部“朝圣”之著,将从“德国制造”的故事和思考中为中国制造和我们众多高端读者发掘深层次的启示。本书讲述与还原“德国制造”在百年起起伏伏中的精彩故事,其中不乏我们耳熟能详、心向往之的高端品牌的成长细节和成功分析,联系中国制造的发展前景,为众多高端读者提供精准全面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