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那本书又如何呢?
它号称“不仅仅是出自一个伟大的心灵,而且也是一整个时代的结晶”。然而严格地说,它并非一部“原创性”的著作。洛克、斯图尔特、曼德维尔、配第、康替龙、杜尔哥,以及先前提过的魁奈和休谟等一连串在斯密之前的观察家,对这个世界的理解都和斯密很接近。斯密汲取了他们的思想:在他的专著中所提到的作者超过100人。然而,其他人只是在某处钓鱼,斯密却撒下了天罗地网;他人厘清了个别议题,斯密却阐明了全貌。《国富论》虽然不完全是一部原创的著作,但它无疑是一部杰作。
首先,它是一幅巨大的全景图,它在开头的著名段落中便描述了钉子制作过程中细密的专业化分工情形,在结束前,还论及包括“美洲殖民地最近的骚动”(显然,斯密以为美国独立革命战争会在他的著作出版之际结束)、牛津大学学生生涯的虚度光阴,以及自1771年以来腓鱼捕获量的统计数据等各种各样的题材。
只要看一眼坎南为该书较晚出的版本所编纂的索引,就能得知斯密的参考文献与思想范围之广,以下便是十余个字母A的条目。
阿拔斯王朝,阿拉伯帝国在该王朝统治时期繁荣昌盛
亚伯拉罕,称过钱的重量
阿比西尼亚(非洲东部国家——编者注),以盐为货币
公开表演的演员,因为从事这一行受到轻视而领取补偿
非洲,掌握大权的国王还远远比不上欧洲的农人
酒馆,其数量并非造成酒醉的充分原因
大使,他们被任命的最初动机
美洲(其下有一整页参考条目)
学徒资格,对这种奴役本质的解释
阿拉伯人,他们支持战争的方式
军队……君王对抗一位心怀不满的教士时,并不安全
在采用小号字体印刷的版本中,该索引长达63页,其内容无所不包:“财富,最让人愉快之处在于可以炫耀;贫困,有时让民族采行不人道的习俗;胃,对食物的欲望受到其容量的限制;屠夫,残忍可憎的行业。”当我们读完这部厚达900页的著作后,18世纪70年代英国的学徒、熟练的工人与新兴的资本家,地主、教士与国王,作坊、农田与对外贸易,都会历历在目。
这本书内容丰富,具有百科全书式的深思熟虑,却不像有秩序的百科全书那般精确。那时的作家无须用“假如”“而且”与“但是”等字眼来限定其观念,而且才智达到斯密那种水平的人可以囊括他那个时代的大部分知识。因此,《国富论》无所回避、无所删削、无所畏惧。多么让人恼怒的书啊!它一再拒绝用一个简明的句子来总括他辛苦地花了50多页的篇幅才得出的结论。该书的论证充满了细节与观察,因此人们总要将这些装饰去除后,才能发现把它们贯串在一起的隐密钢骨结构。讨论到白银问题时,斯密偏离主题,花了75页篇幅处理;讨论到宗教问题时,他又花了一章的篇幅,漫游在道德社会学领域。尽管该书卷帙浩繁,却充满了洞见、观察以及巧妙的措辞,使得这部巨著活力四射。首先将英国称为“小店主的国度”的人,就是亚当·斯密;写出“比较一位哲学家和一位街头挑夫的天赋和气质就像是比较獒犬和灰狗一样,在本质上差异不大”这句话的人,也是亚当·斯密。对于当年正在蹂躏东方的东印度公司,他写道:“它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政府。在行政机关中的每一个成员只要有能力,而且在对他有利的情形下都想离开那个国家……在他带着全部的财产离开后,即使该国被一场地震吞噬,他也无动于衷。”
《国富论》绝不是一本教科书,亚当·斯密是为了他的时代,而不是他的课堂而写作的。他是在详细解释一种对于治理帝国来说非常重要的学说,而不是一部在学术界流传的抽象专著。他要斩杀的恶龙在那时尽管有点儿疲倦,但还没有气绝。例如,重商主义者的哲学,就耗费了超过200页的篇幅才被置于死地。
最后,这本书还具有革命性。当然,亚当·斯密并不赞成一场推翻绅士阶级、拥戴贫苦大众的动乱。然而,《国富论》的含义却有革命性。亚当·斯密并不是在为新兴的资产阶级辩护,这点和一般人所想象的不同。我们将会看见,他对资产阶级的工作感到钦佩,却对他们的动机存有疑虑。他也很留意广大劳工群众的需要,他的目标不在拥护任何一个阶级,而在增进国家整体的财富。对亚当·斯密来说,尽管人们的消费量并不同,然而财富是由社会中所有人的消费所构成的。在这种自然、自由的社会,既有贫困,也有财富。
然而,这是一个民主而且激进的财富哲学。关于黄金、财宝与国王窖藏的想法,以及商人、农人或同业工会的特权,皆已消逝。我们处身于现代世界,经济生活的最终目标是由每一个人所消费的商品与劳务的流量所构成。
本文摘自《经济学统治世界》
他们不是军队指挥官或帝国统治者,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也几乎没参与过缔造历史的决策。然而他们的所作所为,比许多声名显赫的政治家对历史更富决定性,比指挥前线?队的将领们更具震撼力,比总统和立法者的赦令更能影响社会的吉凶祸福。
他们之中有哲学家和疯子、有教士和股票经纪人、有革命军和贵族、有唯美主义者、怀疑论者和流浪汉。
他们所信仰的哲学系统,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世俗的一种——赚钱的欲望。
他们是谁?就我们所知,他们是“伟大的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