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开始养猪的人大多开始亏钱,到了1997年下半年和1998年更是形成了大面积亏损。一些养殖户亏了不少,不养了,有些1997年初盖的养猪场也空了。我看到“猪粮比”逐步上来,养猪从亏钱逐步转为平衡。于是在1998年底,我再次入市养猪。
当时我的本钱比之前大了很多,对生猪市场的把握也更有信心,所以决定多养一些。当时我们村有一个猪舍(交通方便、适合运输饲料和生猪的地段),占地3亩,在养猪最盛行的时候建的,因为亏钱,废弃不养了。我就以每亩400斤小麦的“租金”租下了,养上280头猪。我雇了2个工人帮忙养猪,自己则一个人负责买猪卖猪、购买饲料、调饲料等。这一次养猪,我一直养到2001年。(1998年底开始,因为我专心养猪,就把家里的自留地给了弟弟去种,自己就不再种地了。)
在整个养猪过程中,我发现想要赚钱,单单只是“卖贵了”还不行,如果“卖贵了”对应的是“高成本”,那么即使赚了也是有限的。“卖贵了”还必须“低成本”,才能获得可观的利润。
在同一个时代,对不同的人来说,机遇应是一样的。只不过机遇只会让懂得思考的人、善于总结的人、有准备的人、有行动的人抓取。当然,在市场的任何重大趋势面前,回头来看,大多数人总是错的。比如大蒜在1-3块钱一斤的时候,似乎大家都知道价格要怎么波动,都能把握,而它跌到5毛甚至2毛,然后要往5块甚至10块钱的方向涨的时候,又有几个人知道呢?又有几个人能把握呢?
本文摘自《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
“市场运动遵循天道规律,价格趋势源于供求动力”,这是傅海棠先生做期货的核心观点和具体操作的指导依据。这明显高于目前期货市场绝大部分的交易哲学、投资理论和操作方法。
傅海棠先生的人生故事,还有着很强的激励意义,不单是对六七亿农民,对所有进行投资和想要进行投资的人,甚至对所有奋斗中的人,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激励意义。
他的操盘方法、投资逻辑、经济思考也很有价值,体现了他的独到思想、实干精神和讲究实效的出发点,不愧于他“农民哲学家”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