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再回到哲学层面上,除了前面讨论的形式逻辑、实证精神、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外,可能还需要对研究再施加一些约束。
科学哲学20世纪最重要的发展之一是:命题在原则上必须是可以证伪的,也就是说原则上我们必须能够证明它是错的。
举一个例子,“树叶是绿的”,这个命题在原则上我们能够证明它是错的,方法就是我们找到一片黄色的树叶。
在我们找到一片黄色的树叶之前,我们相信这个命题,我们认为它是对的。但是直到我们找到了一片黄色的树叶,马上就能推翻这个命题。
黄色的树叶只要找到,就能够证明“树叶是绿的”这个命题是错的,这就是说在原则上这个命题是可以证伪的。
但是,有一些命题是无法证伪的,比如说,“上帝是存在的”。这个命题你无法证明它是错的。
英国一个很著名的天文学家对公众演讲,介绍现代天文学的发展,用望远镜我们看到了多远的世界,最后的结论是“上帝是不存在的”。
然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老太太一句话就推翻了他,她说:“你用望远镜看了那么多的东西,你用望远镜看到过风吗?”
我们都知道风是存在的,而望远镜既然连风都看不到,那么你用望远镜看了全宇宙,没看到上帝,你怎么就知道上帝是不存在的呢?
“上帝是存在的”,这个命题是无法证伪的。我们在家里的厨房和冰箱里没有找到上帝,但是这并不能证明上帝不存在,只能说明上帝不存在于你家的冰箱和厨房里。航天飞机到了360公里的高空,到处转了一遍没有找到,那也不能说明上帝不存在,上帝可能在你没有去过的地方。在原则上你无法证明这个命题是错的。这个命题在哲学上和“树叶是绿的”这个命题是不一样的。
宗教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它的许诺、命题和预言等,都无法证明它是错的。佛教说,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有求必应。你到庙里捐出香火钱,求菩萨保佑把股票炒好。如果没炒好怎么办呢?和尚会告诉你心诚则灵,因为你心不诚,所以不行。
这些预言你在原则上都无法证明它们是错的。
但是现代科学的所有命题在原则上都必须有方法证明它是错的。不见得它已经被证明是错的,但是原则上必须有方法能够证明它是错的。在它被证明是错的之前,我们先相信它,直到它被证明是错的,然后我们去接纳一些新的命题。
所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命题,在哲学上必须具有这样的特征:本质上是可以被证伪的。我们观察现象,提出一个理论,从这个理论作出了很多的预测,所有的预测在原则上必须是可以证伪的。这是卡尔R26;波普尔对科学哲学思考的非常重要的贡献。
为什么经验证据的分析中很难厘清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你需要排除C的存在。但 “C是存在的”这个命题就像“上帝是存在的”一样,是很难证伪的。
本文摘自《经济运行的逻辑》
在高善文眼中,经济运行的逻辑是什么?如何近距离观察中国经济?用什么方法预判经济前景?他分析中国资本市场的思路是什么?
高善文入行以后,经历了券商研究业务从乏人问津到门庭若市的海天变迁,目睹了市场从绝望到疯狂的几度轮回。在这些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后面,他始终追求对中国经济的独特理解和统一的逻辑分析体系。
《经济运行的逻辑》一书中,作者对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产业周期、资产重估等问题都进行了自成一体的论述,与读者分享他对中国经济过去与未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