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的一些观察家认为,目前中国城市面貌过于光怪陆离,摩天大楼造型过于离奇夸张。城市的一切建筑都应该以人的需求为本。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不是看它的楼有多高,而是看人们在这里生活得是否舒适。欧洲发达国家的楼宇大都很低,但这丝毫不妨碍它的现代化程度。
试问,一个盲目追求雄伟、高大、壮观的城市,会成为一个宜居的城市吗?
自我迷失--中国风格和气派建筑的缺失
·央视新大楼的设计者库哈斯"盛赞"中国人胆子大:"我想,除了中国人外,恐怕再也没人敢做CCTV总部大楼这样的建筑。"
·难道正如贝聿铭说的,中国的建筑已经彻底走进了死胡同?中国的建筑师们真的已经无路可走了吗?
2011年8月12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在深圳市深圳湾体育中心隆重举行。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到,开幕式大气磅礴的现场宽阔度和视觉感受远超北京鸟巢。
由于深圳湾体育中心呈现白色,整体上是个长长的椭球形,而且有不规则的曲线变化,所以被誉为"春茧"。其线条柔美、造型独特,创意不逊色于北京鸟巢。这个由中日联合设计的体育馆寓意为"孕育生命、破茧而出、冲向世界的运动健儿的孵化器"。尽管如此,还是有人认为其设计除了多少借鉴了鸟巢的创意外,缺乏中国风格和民族气派。
"中国不能成为畸形建筑的试验场,在西方往往只是书本、杂志或展览会上出现的畸形建筑,现在在北京及其他少数大城市真正地开始盖起来了。畸形建筑结构动辄多花费十亿、十几亿、几十亿,中国是不是已经成了最大的建筑浪费国家?"两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曾经多次这样抨击国内的建筑设计。
正如吴良镛先生所说,今天中国内地的城市建筑规划,盲目运用西洋模式,几乎成为设计大量克隆的标本。应该说,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更重要的还在于其内在的气质和文化底蕴。只有传承地拓展城市的文化个性与特色,方可构建起轮廓清晰的城市文化形象。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中国城市在互相模仿抄袭,面孔越来越相似,一样的高耸入云,一样的玻璃幕墙,一样的洋派风格;还有些则是风格杂乱的混搭建筑,这些建筑似乎是穿西服而又头戴瓜皮帽的"假绅士",鳞次栉比的高楼和商业街都拥挤在市中心,在美式、欧式、日式、港式和新加坡模式中,充斥着土不土、洋不洋、今不今、古不古的"建筑怪物"。一位专家批评说:"一幕接一幕地上演着暴发户附庸风雅的闹剧。这种战略在智力与审美水平上,与一个一心追逐LV包的庸俗女孩并无本质差别!"
本文摘自《大困局》
中国城市危与机:大困局
国家“十二五”战略已经开局,新一轮的城市竞争如箭在弦。竞争世纪,谁已被遗忘?区域经济时代,谁在快速崛起?中国的城市竞争已经空前白热化,城市之间为抢夺各种资源而展开的竞争可谓波澜壮阔,令人眼花缭乱。作者收集了中国内地城市在发展定位、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城市发展与竞争过程中失误运作的大量经典案例,也对中国城市圈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融合乱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该书丰富的案例,既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在发展竞争过程中最受人关注也是最为典型的标本,也是目前最具参考性的中国城市竞争MBA案例库。该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观点尖锐、批判性强,对种种城市乱象提出了切中肯綮的批判,具有很强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