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增多,王军肩上的压力逐渐加重,他将目光投向了新股,这些新股连涨的行情,让王军与其亲戚朋友备受鼓舞,投入股市的资金也越来越多。
在温州,像王军这样重新投入股市的老股民不在少数,唐先生也是其中一员。20世纪90年代末,唐先生曾投身过股市,但当时惨赔的经历使得他对股市恨得咬牙切齿。但随着温州掀起炒股热潮,已经有8年没有动过股票的他,将1000万元投向股市,凭借3年炒股亏损积累的经验,他在牛市行情中如鱼得水。
此外,一些从不炒股的炒煤团、炒油团和炒棉团成员,在股市由熊市转牛市时,也乘着股市新一波上涨行情,将资金转投股市。一位炒股的温州投资者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放着这么好的赚钱机会,不进入试试的话,那就说明我不是温州人。"
虽然众多温州人仍对"炒股"这个流行语有所忌讳,怕继"温州炒房团"、"温州炒煤团"之后,再被扣上"温州炒股团"的帽子,但无论如何,温州炒股团的冰山一角,仍旧隐隐约约地浮出水面。
某日晚上8点多,温州新城拉芳舍酒吧111号包厢内,几位股民和一名券商代表聚在一起,一场希望正在酝酿。身体有些前倾的林浩(化名),挥舞着瘦瘦的胳膊说道:"时机已逼近,炒股团以前歇手的成员这几天来电咨询的很多,电话快被打爆了。"
在温州,与林浩相似的股民可以算作超大户,经历了A股、B股,甚至是H股的跌宕起伏,已经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炒股本领。因此,在他们周围就会围绕着一群炒股跟随者,他们时聚时分,人数多时可达200余人,资金最多时有2000多万元,一个月交易量也曾达到2亿元。
以往,温州人炒股的方式一般是,当"领头羊"购进后,其余股民迅速跟进,等股价上升到理想价位后,再集体迅速出手。从购进到出手,之间的周期往往只有一周左右,属于典型的短线操作。短线操作虽然安全系数较高,但加上收取佣金及其他税费,往往导致赢利空间有限。
吸取此前的教训,林浩建议大家做中长线。此外,出于对自己在股市里博弈能力的自信,他建议其团体成员购买白云机场这种绩优股,做长线炒作。
与在楼市和煤炭行业上的抱团形式相似,温州人炒股也依然采取抱团形式,属于典型的"羊群效应"。只要有一个风声传来,一群人都会跟风购进,场面极其壮观,炒作的资金动辄就是上亿元。
"我不懂股票,但是身边的朋友们都在炒,听说挺赚钱的,我也就跟着做了。"温州的刘先生这样表示,他本身并不懂股票,却依然开了户,跟着一批老乡投资股票。这种情况,恰恰表明了温州人善于抱团做事的秉性。
本文摘自《温州资本干的就是和你不一样》
解读温州资本:温州资本干的就是和你不一样
2011年的温州资本跑路潮和破产潮,引发了人们的恐慌。无往不利的温州资本怎么了?出了什么问题?30多年来,温州资本从国内杀到国外,从小商品做到房地产,温州资本缘何有如此大的魔力?这一群金钱玩家温州人是如何所思所想?他们的哪些做法让他们的财富如雪球般越滚越大?他们的未来又何处去,如何在逆境之中寻找到下一次的暴发性增长机会?所有一切,尽在本书!请看被温总理亲口评价为“温州最有权威的发言人”如何解读温州资本!